首页 >> 民生教育

矿业地产沦为信托兑付重灾区公开

民生教育  2020-04-25 12:47 字号: 大 中 小

进入2014年,信托业兑付危机频频爆发。中诚信托30亿元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余波未了,吉林信托近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也出现本金大幅亏损的状态。

信托高收益零风险的理财神话破灭。2014年,信托项目集中兑付,特别是矿业、地产等高危投向项目。业内人士预计,打破“刚性兑付”潜规则只是时间问题。

5期矿产信托违约

2月26日,来自山东济南的投资者陈玉(化名)与维权投资群里40多位投资者1起到建行山西分行协商“吉信-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兑付问题,该行机构部总经理出面与投资者进行了谈判。

投资者表示,上述经理也不能确定具体兑付日期,但大致时间可能在3月底。另外,投资者本金可能不会一次性兑付,而是分屡次。

“吉信-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于2011年11月推出,一共6期,分别成立于2011年11月17日、2011年11月30日、2011年12月29日、2012年2月8日、2012年2月20日和2012年3月12日。共召募资金9.727亿元,一期至六期规模分别为24490万元、13950万元、8940万元、28990万元、10900万元、1亿元。预期年化收益为9.8%至12%,信托资金用于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盛能源”)受让山西福裕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投资建设的450万吨洗煤项目、180万吨焦化项目和20万吨甲醇项目的收益权,而联盛能源的实际控制人是、李凤晓夫妇。

目前,该信托计划已连续5次出现受益兑付违约,共8.727亿元资金逾期,该信托计划每期期限均为24个月,收益分配方式是每期信托资金划至融资人指定账户之日满一年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该信托计划第一年的信托利益,信托计划到期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第二年的信托利益。也就是说,第六期1亿元项目的兑付时间为3月11日。

而就在不久前,邢利斌、李凤晓夫妇为嫁女耗资7000万元。“为何有钱嫁女,却无力还贷了呢?”陈玉告诉《国际金融报》,“我买的是第四期,共投了300万元,这钱是我辛苦积攒了大半辈子,准备留给儿子买房的。”

从2013年开始,陈玉得悉联盛能源不断曝出负面消息后,曾多次向建行业务经理询问和核实风险存在的可能,但一直得到经理“没听说”、“无风险”的回复;给吉林信托打,在核实身份后,对方也只是让她等着。2013年11月末,负债300亿元的联盛集团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兑付危机全面爆发。

投资者无奈维权

让陈玉感到气愤的是,她是在山东济南东部一家建行点购买该信托计划,她是这家点的资深客户,10多年来都在那里存款理财。该产品推出时,建行业务经理宣传这款信托计划为“无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安全性绝对有保证。

2014年2月8日,资金没有到账,无奈之下,陈玉只能踏上维权之路。

2月17日,新华社曝出联盛团体最新的重组消息称,《山西联盛团体战略重组实施方案》和《山西联盛集团战略重组指引》起草完成,核心内容是对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股权、债务进行重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下降企业本钱,引入资金启动生产并进行监管,增进企业规范、良性运行。另外,担保人对重组后的债权继续提供担保,保障债权人权益。

据新华社称,目前超过90%的金融机构已签字,还有少数金融机构提出不同意见。

陈玉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通过与维权群的联系,陈玉和众多投资者交换后更是发现,“吉信-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成立之初就问题重重,最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并没有实物抵押,吉林信托的项目要素书上显示,“吉信-松花江77号”并没有土地、股权或项目收益权作为抵押物,风控措施只有“由山西福龙煤化有限公司提供连带保证,由山西联盛实际控制人邢利斌、李凤晓提供无限连带保证”。

“这些在我购买时都不知道,我还是先打款、后签的合同。”陈玉告诉,在此次事件中,建行、吉信都有,虽然不知道二者如何分工,但联盛是建行的客户,吉信也应实行尽职调查,为何联盛债务危机爆发如此之快,为何吉信与建行都没有及时提醒投资者?

引发连锁反应

与陈玉一样为信托产品烦恼的,还有上海投资者王颖(化名)。2012年12月,王颖通过上海兴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100万元的“华润信托·稳益6号(兴拓-三宝2期-中银债富)结构化固定收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稳益6号”),期限1年,总规模5亿元。2013年12月28日产品到期时,王颖仅收到62.3万元,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连本金都亏损高达38%。

王颖提供的一份稳益系列产品的资料显示,该信托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购买国内政府、优质企业债券(信誉评级AA-以上,固定票息7%左右),期限12个月。(,)配置4.5亿元资金,作为优先级受益人获得5.4%的固定收益,一般级客户收益主要是债券的固定票息,中国银行5.4%固定收益和债券固定票息的息差部份。一般级客户预测年化净收益率在10%至15%。

事实上,稳益系列产品不是首度出现亏损。有投资者反应,稳益4号亏损约20%,稳益5号提前清盘,稳益7号也大幅亏损。

王颖指出,兴拓投资客户经理在推销这款信托产品时口口声声说,投资标的非常安全,并向她保证有10%的收益率。

上周,王颖奔赴深圳,当地银监局责令华润信托到现场与投资者对话。第二天,华润信托邀请投资人去协商,请王颖等人给他们时间来调查和解决。

信托兑付风险上升

从中诚信托兑付风波中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到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再到华润信托稳益系列,信托兑付危机为什么频频爆发?

用益信托研究员闵青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2014年,信托项目到期范围大,进入集中兑付期,相对的兑付问题自然上升。此外,信托公司与销售渠道方风控不完善也是兑付问题频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中诚矿产信托项目成立之初的瑕疵非常明显:融资杠杆过高,融资方振富能源净资产11亿元,该信托项目融资30亿元;优先与劣后资金100∶1的比例不合理;融资方核心资产涉及采矿权纠纷,未能开工。这样的项目能够成立,反映出信托公司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忽视风险控制。

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在1.5年至2年,也就是说,信托的发行量在滞后7个季度左右表现为到期量。目前信托的到期量大多是在2011年末2012年初发行,彼时恰处于信托大扩大的前夕。(,)测算,2013年的到期信托金额大约对应2011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发行量(3.5万亿元),2014年的到期信托大约对应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的发行量(5.3万亿元)。这意味着2014年信托到期量较2013年将增长超过50%。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国金证券粗略估算出2012、2013、2014年集合信托到期范围分别大约为45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2013年信托到期规模同比增长75%,2014年信托到期规模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可见今年信托到期兑付的压力比去年更大。

国金证券进一步分析,信托到期兑付叠加高利率环境、影子银行监管升级导致今年可能会有更多信托违约。高利率环境和影子银行监管加强,使得企业资金本钱上升,和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的途径变得更加困难。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信托违约的概率很大。

矿业地产成高危区

从行业来看,闵青华认为:“房地产信托和矿产信托的兑付风险较高。个别项目风险难以避免,但出现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还不大。”

事实上,信托行业出现这样的兑付危机并不是第一次。海通证券指出,2012年8月份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最少有16个信托项目处于压力当中。涉事企业以范围不大的民营企业为主。行业散布上,房地产行业成为重灾区。16个案例中,10个项目与房地产有关。出现信誉事件的房地产企业主要散布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其中上海3例,苏浙3例,京津各一例,山东两例。从处于压力的房地产行业信托最后处理结果看,3只产品信托公司刚性兑付,其他产品处于诉讼当中或由第三方接盘解决。

2011-2012年是信托发行的高峰期,分投向来看,地产、基建、工商企业分别到期2160亿元、2720亿元、1370亿元,信托项目期限一般是1.5-2年,可以推算出2014年基建信托到期量大幅增长,几近是2013年到期量的3倍;地产信托到期量仍在高位。基建、地产信托2014年5月集中到期。

国金证券分析,很多中小地产开发商依靠信托融资去三四线城市拿地建房,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销售已乏力,如果房子卖不出去,中小地产商回款困难,偿债压力也将非常大。2012年初开始,大量的基建类信托项目发行,今年基建类信托到期规模猛增,比去年增加了两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压力非常大。

另外,从已爆发的事件来看,矿产信托也是高危区。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此前发布的一份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信托公司存量业务中,煤矿项目被视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价格自2012年起一路下滑,相比高点时价格一度“腰斩”,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煤炭企业已出现资金链断裂。比如,山西省的振富能源集团、联盛团体,这两个昔日财大气粗的煤炭企业如今深陷债务危机,金融负债数百亿元。资产端的贬值导致融资方偿债困难,甚至没法偿债。

刚性兑付与世长辞?

此前备受关注的中诚信托兑付危机,以折息保本结束。而吉林信托相干产品采取延期兑付来保“刚性兑付”。从某种意义上说,华润信托稳益系列是近期信托业首个打破“刚性兑付”的产品。

闵青华认为:“像华润稳益系列,虽然产品名称带有固定收益,其实质却是一款证券投资类的信托。与一般的融资类信托不同的是,劣后级投资人一般选择的是高风险、高收益,这类产品并没有刚性兑付的义务,因此,投资者在购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识别风险,尤其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购买信托。”

闵青华指出,即使华润稳益系列产品没有打破“刚性兑付”,信托业“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也是不可持续的,打破只是时间问题。

海通证券分析,过去信托公司对产品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融资类信托常常被投资者预期包含信托公司的隐性担保,但近几年信托大扩大,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越信托能够刚性兑付的能力。全行业2356亿元权益承载了4.9万亿元的融资类信托,兜底或已力不从心。以联盛集团破产重整为例,信托债权是第二大类债权,江西国际信托(现中江国际信托)是最大的信托债权人,未偿债务达12.23亿元,占其2012年末净资产的31%。长安信托有8.5亿元的风险敞口,占其2012年末净资产的39%。若债务人无力偿付本金,中小信托公司刚性兑付压力非常大。

西宁妇科医院有哪些
洛阳手术治疗白癜风
梅州哪个医生治白癜风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