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教育

苏州高新区奋力挺进全国第一方阵节能

民生教育  2020-11-01 09:08 字号: 大 中 小

回眸刚刚过去的十二五,高新区唱响了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最强音,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取得显著突破,各项规划目标圆满完成。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奋斗,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前列,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高新区引进科技型企业超2800家,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95.7公里,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达25所;在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驱动引进科技型企业超2800家

【特写】一个动漫影视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动漫形象到复杂的影视三维场景表现,最后渲染完成,都可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创作者可以通过平台招募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志同人建立工作团队并在平台上销售原创作品。当团队发展壮大后,也可在平台上寻求资金和项目。这个平台就是由中国传媒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产业化公司蓝海彤翔开发运营的蓝海创意云上平台。

目前,这个注册于高新区的蓝海创意云公司,已聚集了1万多家文创企业,2万多家工作室,以及超过百万的设计师,初步实现了文创行业的线上聚集。蓝海创意云作为典型的互联+服务平台,突破了传统文创产业的工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文创产业的阿里巴巴。事实上,像蓝海彤翔这样的企业正在高新区不断涌现。e 帮创众创空间、苏州创客峰汇、脑科学仪器创新中心这些蓬勃崛起的众创空间正在为高新区培养大批优秀企业。

【全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核心,科技创新创业取得新的进展。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高新区引进科技型企业945家、同比增长9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2家、高新技术产品312项;获批各级各类研发机构124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68%,列全市第一;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将头伸进棕熊口内27项;完成专利申请11338件,同比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32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达到55.8%。

而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要求,在十二五时期,高新区科技创新紧紧聚焦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50亿元;区科技发展资金5年间累计支出超过14亿元,全区累计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累计聚集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达590多人次;领军人才企业总注册资本近45亿元,申请专利4300多项,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全区累计引进科技型企业超过2800家,年均增速达到32%。

城乡一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

【特写】红绿灯从20个降到3个,上班路上时间从55分钟降到27分钟。这就是中环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提起去年7月份通车的中环快速路高新区段工程,陈先生连连点赞。陈先生家住在浒墅关镇北部,在玉山路的一家外企工作。中环高新区段开通前,我每天上班走的是珠江路或者文昌路、长江路,一路上将近20个红绿灯,大约55分钟才能到公司。他说,中环段开通后,他上班只需要经过3个红绿灯路口,27分钟就可在公司楼下停好车了。

中环高新区段全长14.4公里,全新的交通主动脉加快了高新区融入大城时代的步伐。

【全景】回望过去的这五年,高新区在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成绩斐然,其中,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95.7公里,先后建成中环快速路高新区段、马涧路西延等重点项目,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建成运营,形成以有轨电车、公交车为骨架,以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绿色交通络。

回眸过去的这五年,高新区按照一核三片的整体规划,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加快建设步伐,现代化新城区初具规模。

枫桥片区、狮山片区退二进三,提升服务功能。浒墅关、横塘、东渚老镇改造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成效显著。五年间,镇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晋升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太湖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大阳山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树山村获批国家生态村。

数据显示,至目前,高新区25公里沿太湖岸线生态长廊、大阳山城市绿心、白马涧生态景区都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全市生态亮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6%。

公共服务新建改扩建2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

【特写】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平板设施和多媒体电脑及数字展台。同时,教室均配备了中央空调和电扇。除48套课桌椅外,还给每名学生配备了一个存放物品的小柜子2015年9月1日,科技城实验小学新校区启用,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438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422平方米,办学规模为8轨48班,是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

去年启用的教育资源,还有高新区第五初级中学校、高新区文星小学、文星幼儿园、科技城实验幼儿园、东渚龙惠幼儿园等5所园校。全年全区教育建设项目达到8项,涉及学校23所,总投资29.8亿元,当年投资15.8亿元。这些项目使全区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均衡,更好地满足了区域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服务需求。

【全景】十二五时期,高新区教育资源得到全面优化提升,共新建、改扩建2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全部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公办高中建成省四星级高中,学前教育、9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残障儿童入学率均保持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26%。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模范教师7人,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2人,省教授级高级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20人,市名教师、名校长38人,市劳动模范6人,市学科学术带头人112人,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1300多人。全区已有10个名师工作室。

在公共医疗方面,高新区在十二五时期共建成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医疗据了解设施和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数列全市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全覆盖,每千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0张。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据悉,在十三五时期,高新区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将以科技、生态为导向,在超额完成两个翻番的基础上,探索创新驱动、产研一体、产城融合之路,加快创新、引领创新,让居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到202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阔步挺进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赤峰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婴儿总拉稀怎么办
小孩子拉肚子怎么办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