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大圣歸來幕后的年輕人一輩子不能就這么過去

民生理财  2020-01-07 18:14 字号: 大 中 小

《大圣归来》幕后的年轻人:一辈子不能就这么过去

电影《大圣归来》动画总监陈征在演示动画制作,屏幕上,悟空挥棒打向反派“混沌”

今年2月4日,电影《大圣归来》制作团队几年来第一次团队休假,在北京蟹岛合影,导演田晓鹏按下快门

《大圣归来》是近期一部被称为“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国青年报独家采访了幕后的青年制作团队这是一群“由70后带着80后、90后横扫全国影院”的人,他们中很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更不是官二代、高富帅,但在数年里坚守梦想、踏实实现,并让国产动画的口碑变得不一样而这部“现象级”电影所展现的一些主创者特质——独立思考、追求品质乃至文化自信,既是当下不少青年价值观的缩影,某种程度上也折射着时代

田晓鹏,生于1975年,《大圣归来》导演、编剧:“给国外项目做动画加工的年代,有时候会失眠,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如果没做出原创动画电影,我在这一行就算白干了”

金大勇,生于1973年,《大圣归来》执行制片人:“愿意和动画死磕,就会越做越好”

陈征,生于1981年,《大圣归来》动画总监:“我希望有套路的动画师,至少在这里改过来习惯,不要磨灭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刘畅,生于1990年,《大圣归来》动画师:“我们和大圣一样都会经历从低谷到高峰,都会慢慢被人读懂,被认可,被融化”

张乃文,生于1992年,《大圣归来》角色特效组组长:“动画是我从小的梦想希望有更多人,来把国产动画这个行业支撑起来”

7月25日,中国动画影史上最新的“票房神话”诞生上映前默默无闻的国产电影《大圣归来》,成功超越《功夫熊猫》6.12亿元的票房纪录,成为内地影史上最卖座动画

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圣归来》的幕后制作团队,主要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圣”从无到有的8年,这群年轻人也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取经之路”

上路:“一辈子不能就这么过去”

8年前,32岁的青年导演田晓鹏开始准备“中年大圣”和“小屁孩唐僧”的故事,26岁的陈征正打算给自己一个新的未来,17岁的刘畅还是一个高中“小屁孩”

当时谁也想不到,8年后,这个70后能带着一群80后、90后,横扫全国影院

2007年,田晓鹏正担任着美国《蜘蛛侠》游戏宣传片的动画导演这个以导演三维动画短片而入选“华人3D年鉴”的人,心里一直酝酿着一部“西游记故事”“其实,我想做动画电影有20年了,但总由于各种原因搁浅给国外项目做动画加工的年代,有时候会失眠,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想到未来感觉很可怕如果没做出原创动画电影,我在这一行就算白干了”

一开始,这个题材并不被市场看好,田晓鹏“记不清和多少投资人聊过,随时找人,也托过朋友介绍,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直到他用自己的钱“投资”

“我当时有信念,自己做出来的作品不会太差,家里人也无条件支持我但别人不可能听你几句话,就有信心投资你只有自己先做起来,才能逐渐让大家了解这个片子有价值”田晓鹏告诉中国青年报

他坦言,当时决心投入,并非源于对市场的信心,而是有点孤注一掷“当时挺迷茫的只觉得钱还有机会挣,理想必须实现一次”

在田晓鹏决定“追梦”时,他所在的动画界,就是陈征的梦

陈征2003年还是一名中专毕业的页美工,两年后考上了天津美院数字媒体专业“当时想报动画专业,但美院没开设”上学时,他做过简短的动画情景剧,喜欢美国迪士尼、梦工厂的电影现在,他已是《大圣归来》的动画总监之一

2009年,陈征毕业同学中有人选择考公务员、进外企,他选择了当一名动画师“进体制的人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我就是喜欢动画,工作就像是一起玩耍,苦、累都不觉得”当时吸引陈征的,正是《蜘蛛侠》游戏的相关动画,但他并不知道那是田晓鹏导演的“特别喜欢角色飞来飞去、镜头调度比较大的片段,相机和角色的互动很精彩,当时就觉得中国动画有希望了没想到后来能加入制作团队”

《大圣归来》动画师之一、1990年出生的刘畅,也曾经历“两个世界”2012年毕业时,家人为他找了个央企的实习岗位,但3个月后,刘畅就离开了这个“公认前景无忧”的工作

因为从小就爱看动漫,在家人鼓励下,2013年春节一过,刘畅选择了去培训机构学习动画设计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就说:“动画将要面对茫茫的帧,模型将面对茫茫的线和点,后期将面对茫茫的软件”

这让他既兴奋又心虚,“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心虚是因为预知到了:这不是个轻松的工作”“但毕竟学费就有3万多元,如果什么也不学,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家人除非你是富二代,没有哪一行是好干的,那就逮着一个自己喜欢的,使劲儿干”

陈征他们还记得,2011年夏天踏入十月数码动画工作室的大门时,田晓鹏已经为《大圣归来》的原创故事,准备了4年而这批渴望“原创”的年轻人,恰好赶上“大圣”项目组“招兵买马”的时候

《大圣归来》执行制作人、十月数码动画工作室制作总监金大勇告诉中国青年报:“2010年之前,是导演编剧、美术设计工作的阶段,当时核心主创团队总共20多人2010年年底,我们才开始为这个项目招聘人手很多人都是冲着项目来的”

陈征告诉中国青年报,在他工作的第一家公司,他一直做国外项目的外包制作“我做的动画很少有在国内播的,谁也看不到家里人也不太理解我的工作,问‘你都做出了啥’周围的朋友说起国产动画,评价都是‘挺烂的’我听了脸上也挂不住”

因此,当他第一次看到《大圣归来》电影片头的“大闹天宫”打斗片段时,直言“很艺术,很震撼”作为看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电视剧长大的80后,陈征只是“小时候特喜欢西游记”,但田晓鹏的剧本让他很意外,“特别不一样,挺有意思”“这里的原创能力相当强大,悟空的原画形象也非常‘有范儿’”

从那时起,一个个陈征这样的青年就站到了《大圣归来》的幕后,见证了电影“长大”的四年

修炼七十二变:“做动画是痛苦地磨”

《大圣归来》大卖之后,田晓鹏收到了很多“想加入团队”的私信、留言也有刚投入动画行业的年轻友问:“感觉国产动画已经迎来了春天,您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吗”他以一贯的冷幽默回答:“别急着脱秋裤”

“如果没从事过这个行业,很多人会觉得做动画就是快乐的但我真的想说,它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光鲜”他对中国青年报说,“团队里的动画师也和我聊过:‘没想到做动画是这样的’实际上,作品是痛苦地磨出来的”

不少人对这部国产动画的好印象,源于几个颠覆性的关键词:比如角色生动、画风精致、细节到位大到悟空颠覆传统的帅气形象,小到“江流儿的头发随着故事发展变长”,正因为它具备多数国产动画做不到的品质要素,被舆论普遍评为“诚意之作”

执行制片人金大勇回忆,光角色的前期设计,就历时一年,“随时设计、随时改,真没数过多少个版本”“悟空是最难做的一开始按正常人的感觉做悟空的三维模型,但测试时发现,他需要的拉伸幅度更大,有些极限动作实现不了要考虑骨点的位置、磨皮的合理性、动画师操纵的难易程度,测试花了两三个月”

“反复过不去的镜头特别多,你们现在看到的片子里,80%的镜头都是这样过来的”田晓鹏告诉中国青年报

陈征还记得,他做的《大圣归来》的第一个动画镜头,是“孙悟空向天兵天将猛扔一个桃子”“观众看起来很简单,现在的我也觉得不难”但当时这个镜头耗费了他十余天,田晓鹏不断提出修改意见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业务交集

“他对镜头的把控非常好,对我的冲击很大我在此之前做的大都是固定机位,很少有这种大幅度玩镜头的入职前,自己蛮有信心的,入职后发现和团队的要求还有差距,要‘踮起脚再够一下’,才能够得着”

在当时“老人带新人、强手带弱手”的模式下,自称“弱手”的陈征坚持了下来“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我是一个比较笨的人,要做成一件事要多花精力我非常相信,只要跟着项目走,自己一定不会差不如认真做好每一个镜头,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动画师刘畅进组前,曾在一家知名的动画设计公司实习,但没有通过试用期2014年2月进组时,他也有些心虚,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做最后决战时,关在笼子里的童男童女,用时一周“孩子比较多,每个还得不一样,有趴着、躺着、侧着、往上爬的……我从没注意过孩子怎么动,回家找了不少参考”他开玩笑说,做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不用再看见这帮熊孩子了”

刘畅第一个被表扬的镜头,是装满小孩的笼子飞出去后,主角们开始打山妖“我给7个山妖分别设计了动作,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陈征带领的组员,都是毕业没多久的动画师他回忆,这批孩子最初接到任务时,都有不小的心理压力“很多人习惯了做初级的加工,只接触过简单的表演镜头、固定机位比如角色一低头、抬头就代表‘吃惊’,这不对我希望有套路的动画师,至少在和我工作时改过来习惯,不要磨灭自己去思考的能力”

《大圣归来》中,这群年轻人们“磨”得最久的一场戏,是第70场——悟空与反派“混沌”的决战

“这个场次做了一年多好多次是推翻性的修改”金大勇举例了人类形态的“混沌”掉下山崖的一段

“最初设计的是悟空直接把‘混沌’打下去,动画师做了两个月后来我们觉得不够到位因为当时悟空终究没有法力,实际是打不过反派的,应该是快坚持不住了,但为了救孩子,还是要拼死去斗所以就改成了悟空拼命用双臂抱住‘混沌’,不让他靠近孩子这又花了两个多月”

1992年出生的张乃文,是团队里最年轻的组长她2013年4月加入工作室,短短半年就升为组长这个戴黑框眼镜的长发姑娘,一个人完成了全片80%的3D立体效果,并带领着她的小组完成了全片的角色特效

在这个“16岁就想学动画”的姑娘眼里,《大圣归来》第70场戏,也是她感觉最满意、最累的一场,共重做20多次

她至今记得,返工最多的一段,是悟空“熔岩为甲,挥焰为袍”的变身场面这也是全片最激动人心的高潮片段

“这段很重要,田导对披风和毛发动态的要求都非常高,尽量要让悟空看起来很帅,必须我们自己看起来都会很激动,才算过了第一关”张乃文自己就改了7次,最后在田晓鹏那一关,又改了6次才通过

表演,是这一年轻的动画主创团队的又一大“拦路虎”

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大圣归来》里很多角色的笑点设置,都是通过真人或者专业演员的表演模拟而成的“优秀的动画师要有表演能力和欲望,很多人时常跑到走廊里自己演练”陈征笑说,“有人甚至在厕所里大声演起来,把别人吓一跳”

“需要时,他们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资源、朋友都贡献出来了”田晓鹏说2013年6月,为了“小唐僧初遇悟空絮絮叨叨”、“男女山妖假扮客栈老板”两场戏,金大勇多方联系,找到了一个朋友的表演团队

“就在一个小区住宅里演的,只有田导和我两个人拿着卡片机拍视频,给动画师做参考别看时间不长,非常出彩”金大勇回忆,“一个胖胖的小女孩演的小唐僧,特别好,创作出了‘四大天王是兄弟吗’‘是姐妹’等即兴台词女妖是一个男生表演的,那个劲儿做得非常到位原本他们还想给混沌唱京剧的片段编个舞蹈,因为制作时间紧张,只好作罢”

4年“磨”下来,动画总监陈征发现,自己也上了一个台阶:“以前自己做的很满意的镜头,再回来头看,还不够完美,过不了自己这关”

九九八十一难:“偏偏是他们留下来了”

与“大圣”相伴的日子里,导演田晓鹏的失眠有“量级的增长”,“太多次了”

“以前会失眠是因为创作,但为‘大圣’的失眠不一样它是因为我知道已经抓住特别好的机会,已经在路上了,但遇到各种无法控制的东西,找不到解决办法既不能跟家里人说,也不能跟员工说,只能自己在心里调剂,有时也爬爬山”

8年间,他没有因为压力落泪过“我挺坚强的,觉得为自己的经历掉眼泪,是特别无能的表现”

他只为片中感人的段落流过泪——最后一场“小唐僧为救悟空被大石头压垮,悟空嘶吼”的戏,第一次配上音乐时“当时未完成的背景还是灰色的,但很多人在工作室里看时都很感动,只看剧情,忽略了画面”

2012年,“大圣”团队遭遇了成员的离职潮

“人员流失最严重的时候,不是最紧张赶进度的时候,而是对项目缺乏信心的时候”陈征回忆,“原创动画很难好的动画师,一天能做出1秒或0.5秒成品,就很不错了,但现实很难做到我们有过写‘2013年上映’的海报,但发现不可能2012年赶过进度,但做出来的成品不理想,都要求重做”

他举例说,“山妖在山林间追逐小唐僧”那一场戏,实际长度是1分多钟,有1500多帧,“足足做了半年”

“当时我们在做这场戏时,就离职了四五个动画师,‘谁做谁崩溃’因为它是一个挑战动画人意志的镜头,太复杂了为了更强的立体效果,不少房子、地形都改动过,负责动画和模型环节的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量,就走了,只好换人负责”

当时,不少成员失去了希望,“觉得项目根本不会上映”但那段时间,田晓鹏并没有特意激励团队,甚至很少说话

“因为我特别不愿意忽悠别人”田晓鹏对中国青年报说,“大家都看得到这件事是挺难的,讲求的是志同道合,压力是常态,不管多少人离职,都是我一开始预想过的我们愿意赌这个未来,但确实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别人”

陈征和同事一样,也经受着现实压力

当时,他合租的房子月租金1000多元每两周,他得坐大巴回老家看妻儿,周日再返回北京“当时工资待遇挺低的,家里希望我能回去,在大学任教或者做其他工作”

甚至他也知道,一些离开公司的动画师,有了比他高的薪酬

“这个行业有点逐水草而居,哪里钱多就往哪里聚拢难免心里不平衡,但很多同事当初降薪也愿意来,就是为了做原创我知道田导肯定不会让当时那种质量的片子上映,他有决心做好,我们的劳动成果早晚有一天会面世所以工作心态不一样我就想踏实做好这一件事,也努力说服家人”

团队的年轻化,对田晓鹏导演来说是“打击和惊喜并存”“打击更多些,惊喜则是发现人才”在他眼中,金大勇、陈征、刘虎……一个个名字给他的不是惊喜,而是“欣慰”:“这都是团队走过几年来,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人他们不是当初那一批人里最有激情、最有创作欲望的,但偏偏是他们留下来了”

“电影更多是实现的过程,而不是靠创作激情的过程激情可能几个月就到头了,但真正想做一件事,必须把你所有的激动、急躁压下来,得想怎么才能完成它我是为自己的作品努力,其他人能跟着我扛下来,是更不容易的”

经历波折,“大圣”团队在细节打磨上走得更远

“大家叫我们诚意之作,诚意在哪就在不容易看出来的细节”陈征说

为了长安城场景的真实可信,他们设计了将近40个群众角色担纲者就是刘畅“原本村民不多,显得不特别热闹,我就加了不同角色:小孩大人、富人穷人、旅馆里面吃饭的、扛柱子的人……这都是为了不能让整个画面看起来空旷”刘畅说

张乃文也经常遇到设计上的瓶颈“比如山妖的形象矮胖,衣服做起来就特别容易穿帮,特别困难反正遇到瓶颈就只能死磕如果磕不出来就先放下,做做别的,等待灵感”

“愿意和动画死磕,就会越做越好”执行制片人金大勇总结

奇迹:“我们和大圣一样,都会慢慢被人懂”

今年1月18日,《大圣归来》第一次完整成片在提前场放映时,团队和观众都发现了问题:“团队没有大荧幕经验,太多打戏,节奏太快,观众脑子里的弦一直绷着……”

于是,导演田晓鹏决定放弃原定的春节上映档期,有针对性地放慢节奏比如,在老师父教育小唐僧“打坐,念经,参禅”时,加入了猫头鹰打瞌睡等空镜头

三四年“打磨”,意味着这群年轻人几乎没有休息日今年2月3日,《大圣归来》制作团队带着刚做出来的“小空空”玩偶,终于集体去放松了一次“好些年没有出去玩了,那几乎是唯一的一次”田晓鹏回忆在住地,他站起来说:“辛苦好几年了,我代表自己感谢大家伙,给大家鞠个躬”

上映后,这部一开始“不被看好”的国产动画实现了逆袭一个粉丝说:“现实本身要比电影还要燃百倍”第一天上映,《大圣归来》排片仅占全国院线的9%,票房仅占7%,到第四天就取得了票房日冠军,第五天,票房占45%,超过《小时代》、《栀子花开》两部热门片的总和

田晓鹏告诉中国青年报,自己的家人去影院“至少看了五遍”“相比八年辛苦,上映的两三周显得很短暂”

陈征觉得,这部国产动画的命运就如同主角悟空的形象

“最开始,很多观众不太能接受长这样子的大圣,觉得不帅但特别奶油小生不一定能吸引人,悟空就像我们的一个朋友:刚开始不一定好看,后来接触多了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点,看完觉得特别阳刚”陈征说,“‘大圣’让我给家里有了个交代,总算有片子可以‘见光’了”

7月21日,《大圣归来》票房破5亿元,这天是金大勇的生日,他们吃了饺子

“都说电影做了不一定能播,播了不一定能火,无论大圣未来如何,依旧做自己坚持梦想,不忘初衷,同在路上”在电影打破票房记录时,灯光材质师、《大圣归来》材质总监王付帅在微博上写:“激动得想哭都哭不出来我们这帮人做成了件大事值了”

在动画师刘畅眼里,自己参与制作《大圣归来》,算是他24年来最大的成就,“也让爸妈为我骄傲”“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年轻人跟电影中的大圣是一样的,都会经历从低谷到高峰的过程都会慢慢被人读懂,被认可,被融化”

尽管票房已超过《功夫熊猫》,导演田晓鹏认为,“票房奇迹”并非成功的标准“不是事情做成了才是成功,我们选择的这个行业,过程本身就挺美好的做原创动画的人,本身过的就是很刺激的生活,这个过程带给我们很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是人生路上最成功的一种生活方式”

90后张乃文身边,很多朋友都离开了动画这一行她告诉,她最期待《大圣归来》之后,能“有更多人来把国产动画这个行业支撑起来”

瘦身产品销量排行榜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面部黄褐斑中药调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