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报告称明年LTE4G设备出货量将达2网络

民生理财  2020-04-01 21:04 字号: 大 中 小

从挂号看智能医疗的商业价值

挂号在刚刚宣布完成了3.94亿美元的融资,市值超过20亿美元,成为移动医疗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从2014年的火爆到2015年的升温,在移动医疗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移动医疗企业也备受资本青睐。

对于移动医疗,有人说不过是行走在互联上的江湖郎中,也有人看到了潜在的万亿市场。笔者曾接触过不少移动医疗从业者,其中多数公司处于烧钱状态,少数盈利的企业也缺少清晰的盈利模式。对于如此不堪的行业又何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今天就以挂号为例,聊一聊移动医疗的商业价值。

融资频频

,移动医疗为何如此受宠?

从腾讯财经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移动医疗备受投资者关注,但超70%的融资为天使轮和A轮。随着资本寒冬论的出现,很多投资者预言2015下半年是B轮死高峰期,挂号恰恰在这个当口上再次刷新了融资金额。记得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在一篇文章中说到:整个VC行业投资回报的来源正在向少数公司集中。不由得让人思考,挂号为何成了投资者眼中的明星企业,亦或者说它为何如此值钱?

作为国内知名的移动医疗企业,挂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移动医疗现状,笔者认为挂号的受宠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找对了移动医疗的入口。

切入移动医疗的方式有很多,挂号无疑是赶上了预约挂号的风口。在中国有一个现象是,即便是感冒发烧的小病,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医院挂号就诊,尤其喜欢专家门诊。从媒体报道来看,很多医院的挂号处经常排起长队,医院挂号黄牛也被很多人熟悉。推出挂号服务,直接迎合了用户的需求痛点。

挂号的聪明之处在于,借助预约挂号这个流量入口,可以迅速积累大批的患者、医生以及医院资源。在传统的就医流程中,挂号是第一步,而后才是候诊、就诊、复诊等,对于移动医疗也是如此,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用户,才足以展开就诊、医疗O2O等服务。截止到2015年8月份,挂号拥有超过1亿的实名注册用户和19万名重点医院的专家,成为为国内最大的就医服务平台和移动互联就医服务第一入口。

其次顺势而为的商业模式。

在互联+的大浪潮下,大量的移动医疗创业公司涌现,实现了问诊、病患沟通、医疗服务等等,但最难的还是用户培养,毕竟移动医疗的市场体量还很小,而没有足够的用户,再完美的商业模式不过是画饼充饥。

从2010年到2014年,挂号一直在推广自己的挂号服务。直到2014年才尝试打造一体化的服务链条,并扩大区域覆盖面积。在挂号服务外,在就诊前帮助患者找对医生挂到号,为患者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并加强医患的沟通。也正因如此,挂号受到了BAT的看好,之前就和淘宝联合推出过挂号服务,只不过后来被迫叫停。并和中国移动、百度等合作推出健康咨询服务。

到目前为止,BAT等互联巨头纷纷进军移动医疗,除了资本投入,阿里成立了阿里健康,百度推出了百度医生。挂号顺势而为的发展模式抓住了挂号这一绝对优势,让后续的服务变得水到渠成,更成为互联巨头和投资机构的座上宾。

可以看出,在诸多的移动医疗玩家中,挂号、春雨医生等企业的商业价值在于找到了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吸引其投资兴趣的绝不是现在的规模和盈亏情况,融资更多的体现在一个公司的未来价值。而挂号又表现出来哪些值得挖掘的市场前景?

三点一线,洞见移动医疗的未来布局

除了3.94亿美元的融资,挂号的另一个大动作就是正式更名为微医集团。早在今年三月份,微医集团便正式面世,迄今为止已经有2800多组专家团队入驻微医。不少媒体对挂号的未来布局进行了报道,这里不再赘述,从笔者的个人理解来看,微医集团的未来布局着眼于三点一线。

所谓三点是微医集团的三个业务品牌,即挂号、微医、微医ACO。挂号是流量来源和移动医疗入口,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基础服务。微医意在帮助医生间的交流沟通,在互联上尝试医疗写作,从大的方面来讲,微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讲则是维护医生资源的一种手段。而对于微医ACO,实际上是对医疗保险服务的一种延伸,以家庭为单位为用户提供三级医疗服务,目前在国内还未大规模出现。

在之前的采访中,挂号CEO廖杰远多次表示要做中国的凯撒医疗,并透露了从预约挂号到团队医疗再到医疗组织的发展逻辑。但从中国的医疗现状来看,凯撒模式在中国恐难落地。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微医集团近期的三个发展目标。

一、3亿美元构建全国分级诊疗平台

从官方资料来看,微医目前合作的重点医院超过1600家,微医也聚集了2800组医生资源,计划用15个月的时间发展100万基层医生签约微医集团,成为互联全国分级诊疗平台。

随着医疗改革呼声的高涨,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希望在2017年初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不过,从医疗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每年数千亿的医疗投入都未能推动分级医疗平台的前进。能否用户3亿美元实现互联分级诊疗平台,还需要时间证明。

二、推出医疗计划

有关医疗的问题被讨论了很久,从政策层面来看要实现医疗还需要不少的过渡时间。微医目前有200万微医健康险用户,而全国的城镇医保人数已超过5.7亿,要推广医疗计划,笔者智能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对移动医疗来讲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三、用1.5亿美元建设5大区域手术中心

笔者认为这只是微医集团的一种尝试,目前鲜有移动医疗企业进军线下的计划,春雨医生的线下诊所计划也并有正式实施。或许从线上到线下是一种趋势,医疗O2O的概念也广被提及,但笔者认为移动医疗布局线下还应和实体医疗机构深入合作,而非过早的出现竞争关系。

挂号的三点一线,实则瞄准了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包括挂号、问医等基础服务,也包括医生与医生之间、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足以找到诸多盈利点的医疗保险服务。其实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也都在往一体化医疗服务靠近,只不过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从挂号的未来布局可以看出,移动医疗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细分市场,甚至会和传统医疗服务贴身肉搏。模式决定移动医疗的商业价值,资本则决定了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宝宝脾虚吃什么食物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成分小儿积食会拉肚子吗

梅州妇科医院地址

急性肝炎能吃什么

莱芜那家医院治牛皮藓效果好
宫颈糜烂切除后能好吗
经期痛经吃什么水果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