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理财

维权路漫漫我们的汽车维权为何如此艰辛

民生理财  2020-07-08 15:14 字号: 大 中 小

维权路漫漫 我们的汽车维权为何如此艰辛?

如果你决定要维权,那你可得想清楚了,因为后续跟着的将是无休无止的举证与跑腿,另外,你还必须做好随时遭受各种威胁和冷眼的准备。维权开始,意味着漫漫的等待和无眠的思考,在实力极不对等的情况下,维权就像是秋菊打官司式的不断上访,只有找到那个愿意帮你说话的有对等实力的“相关”部门才能让维权不再委曲求全。

还记得华硕事件吧,笔记本电脑出现问题去维权索赔结果被以敲诈勒索之名告到公安部门。此后,黄静被批准逮捕,在看守所度过了10个月。如果真的有勒索之嫌也就罢了,问题是黄静出来后立马“沉冤得雪”,获得国家赔偿。从维权到直接送入牢狱,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认定勒索是如此的草率简单,维权人与厂商地位和势力的不对等可见一斑。

汽车维权又如何呢?观中国的所有维权事件报道,几乎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峰回路转,贵人相助终成正果。至于那些中途夭折,或维权未果的事件,那自然更多更庞大,但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厂家给自己做裁判如何能保证公平

汽车的维权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大都雷声大雨点小,前期各路媒体纷纷出马,等进入实质阶段的时候厂家找来媒体和维权人恩威并用基本能将事件消化于无形。这还算好的,最起码促成了事情的解决,当维权只是孤军奋战的时候,成功的几率会极为渺茫。

还记得之前的锐志断轴事件吗?车主李先生在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发生断轴事件,丰田工作人员的结论是:“粤A3T×××锐志车,经实物及现场调查,为非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这样的非质量问题答复我们听得太多了,以至于一听到这样的结论都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回应称,“经过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南技术部门的认定,该事故车的轮毂轴承为受外力一次性断裂,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接到过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轮毂轴承断裂的案例报告。”问题是关于锐志断轴的事件报道已经有了不知道多少起,不知道为什么单单一汽丰田不知道?

就算必须由厂家鉴定,那也得公布结果吧?一汽丰田的答复是:“报告中的一些数据涉及到厂方的商业秘密,是不能公布的。”那这样的“暗箱操作”方式放在谁身上能接受这个检测结果?可就是这样可笑的自说自话厂家总能振振有辞,于是我们看到的最多结果是:非质量问题!

丰田的车出事故了由丰田公司来调查事故原因,而调查取证的数据报告又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布!那这个结果的可信程度就相当值得怀疑。所有的事情都是丰田一手操办,叫人如何不怀疑这个结论的公正性?而如果你自己去找三方机构的话,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最多只是个参照,并不具有法律效应,最终这个结果还是得厂商来出。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车主与厂商之间的纠纷就会越来越多。而单一的由厂商来出具事故结论报告显然有失公平,有鉴定能力的第三方需要国家快速建立。否则,车主与厂商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如果厂商自己给自己的车鉴定,只要有可能结果肯定会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如果现阶段由于技术壁垒的问题没办法建立低三方机构,那也要有相关部门去规范监督为消费者说话。

经销商和厂家互相推诿踢皮球

都办过证件啥的吧?从这里跑到那里拿了一堆的东西最终回到原点解决问题了,那叫一个爽呀。大部分的情况是,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点,然后你这个皮球就开始被互踢,踢来踢去你找完了所有的部门有可能又被踢回回到原点了,这时你火冒三丈,如果你发飙那基本是没的解决了。

汽车4S维权也是如此,销售推销售经理,销售经理推4S店负责人,4S店负责人推厂家,到了厂家又是新一轮的找人之旅。在一番推脱之后,一般来讲所有推的人当时都不在,然后你又得一遍遍的预约4S店的人员谈,问题一点点都得惊动厂家。

昨天有个车主朋友给我打,他的道奇酷博漏水了,后排都臭了,去4S店检查发现焊点有问题,焊上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汽车内部因漏水导致的坐垫腐烂都不做任何清理。要求更换内部坐垫的时候,维修人员说让去找售后经理,售后经理直接把他踢到厂家了。估计这点破事厂家又会打回来找4S店,遇事相互推诿已经成了一种“最好”的解决方式,经常遇到。这么一点问题就搬出厂家来实在莫名其妙。

只要碰到问题经销商跟厂家就相互推卸,车主在中间跑到烦躁了,大部分都选择了放弃。因为有些问题牵涉费用并不高,跑来跑去劳心费力不说,油钱都够呛,经销商跟厂家应该有了这样的默契,有了问题先用“拖”字诀,拖不住了再说。

维权成本高昂 精神压力大

被当皮球踢来踢去如果不是太离谱的话还能忍受,毕竟那是“国情”,可是有的时候不仅仅是这点问题了。比如说如果牵涉到质量认定的话,那费用就高了。根据我国的法律,车主想要得到厂家的赔偿,必须亲自对汽车质量问题进行举证。对普通车主而言,去做鉴定和检测意味着庞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力和心力。既然消费者做不起请鉴定,那么此时就会以汽车感厂家或经销商的自行检测结果为准。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鉴定结果,对消费者而言很不公平。有汽车协会的人士就曾说过,目前近四成的汽车质量纠纷因鉴定难而被迫终止调解。

确定维权后,就是厂家和用户的相互博弈过程了。这个时候大家各显神通,一般来讲车主是通过媒体曝光给厂家施压,而厂家则压媒体,压车主。

东莞的车主维权的时候就受到了4S店主的人身恐吓,那种无厘头的恐吓实在不高明,只能代表极端案例。被媒体现场曝光抓到把柄的攻击都是极不高明的手法。厂家的公关是有一套专门对付手法的,专找软肋集中攻击。

车主维权就意味着一个非专业人士要花大量的精力在维权事件上,厂家有专门的部门应对,而所有的车主都有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车主维权起来就显得劳心费力了。去各个部门举证讨说法,跑鉴定,跟厂家谈判,请律师,等等,一次维权付出的精神和金钱代价实在太大,幸好车主都还算相对成功的人士,一般人还真跟厂家玩不起。

汽车维权无法可依 索赔困难

假如车主有精力、有时间、有能力、有金钱完成车辆鉴定与举证的过程,面临的将是无法可依的困境。由于国家没有汽车产品能直接套用的法律,法庭上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最终只得不了了之———个人很难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大公司法律部门无限的讼诉纷争中去。从操作角度来看,由于缺少明确具体的判别标准,让厂商和消费者都难以操作。”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联络部副主任吕金波说。

出了问题难以举证,举出了证据往往无法可依,消费者排除万难一直走到法庭下了判决,在执行维修和赔偿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信息不对称本身就是消费者在与厂、商“斗智斗勇”中往往会败下阵来的又一原因。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康文仲认为,部分汽车厂商存在“店大欺客”的心理,滥用在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隐瞒车辆真实信息。有的汽车商甚至会利用自身在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剥夺消费者的许多权利,想要退车和换车几乎不可能,部分汽车厂商还采取拖延战术,由于消费者多处于弱势地位,精力和财力相对有限,根本经不起折腾,最终只能在无奈中接受车商提出的“不平等和解协议”。

结语

一听到维权就有种苦大仇深的感觉,制度的不完善是维权难的最根本痼疾,没有很好的标准参照,所有的事情就有了推卸的理由。这一点在关系到民生的医疗维权上也有所体现,医院内部的自我坚定,医院的病例存根让病人很难讨到好处。地位的不对等和政策的不完善让维权之路举步维艰,政策制定部门该行动了。

连云港白癜风医院
连云港白癜风医院
辽阳白癜风医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