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究竟该如何使用
民生舆情 2020-01-13 03:18 字号: 大 中 小
“红包”滋生出的腐败绝不可小视
党员干部究竟该如何使用?最近,一些地方和部门给出了答案。日前,天津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部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十严禁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了严禁利用群编织关系、严禁在中对领导和同事品头论足等;浙江省近日发布党员干部微博行为十条戒律,其中包括不以任何形式进行拉票贿选不违规收受红包等。(《新京报》)
显然,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腐败也玩出了新花样。全面叫停公款吃喝,有了食堂、农家院等变通的宴请场所;严惩现金行贿、古玩字画雅贿,有了商场购物卡;而伴随着在人群中的普及,红包带来的微腐败成了腐败的另一种方式。
之所以说,红包是一种腐败,一是
,红包肯定和金钱相关,无论金额大小,其本质恶劣,发红包者定是有求于人,由此展开,红包是个桥梁,联系了发红包者和收红包者,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完成了资金往来,形成了关系,在一来一往中,完成了利益交换,产生了腐败,而且形式更为隐蔽。二是,红包数额虽小,一次可能几十、几百块钱,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腐败的第一步都是从小的收受开始的,长此以往,受贿干部如同温水煮青蛙,在一次次安逸中彻底沦陷。很多实践表明,干部的腐败大多是从微腐败开始的。
事实上,各地党委政府都认识到了红包中隐藏的腐败,在各地新制定的党员干部使用规范中,均明确规范狙击违规的红包。但红包是依托络、移动终端进行交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隐蔽性,快捷性,倘若没有人举报,恐怕会石沉大海,即使有人举报,也会因发红包的缘由不明确而难以定性是否为腐败。
腐败以预防为主,必须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收受红包,对于违规收受红包的,必须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抓小抓早,以儆效尤;各级党员干部更需坚守党性,在不正之风面前,不以恶小而为之,对包藏腐败之心的红包说不;狙击腐败的同时,各地纪检部门也要加强与运营商、金融部门的协同作战,从数据流中筛查可疑线索,找出异常支付、异常交易的蛛丝马迹,从技术层面防微杜渐。(文/涪江民政)
¥ 打赏支持
中风后失语能康复吗云香精能治疗湿疹吗
梅州妇科医院哪家好
-
-
2012年海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70
2012年海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70公顷为保障当前各市县经济...
2020-08-05 | 民生舆情
-
-
年轻不怕失败全力争佳绩天津女排新年表决心
年轻不怕失败全力争佳绩! 天津女排新年表决心天津女排在2...
2020-07-08 | 民生舆情
-
-
[p]随着伦敦奥运会越来越近
中国乒乓球队成都展开奥运模拟赛 将进行三日公开测试随着伦...
2020-07-02 | 民生舆情
-
-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东兴区未来五年发展之城乡
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东兴区未来五年发展之城乡统筹篇7月...
2019-07-16 | 民生舆情
-
-
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在平安区拉开帷幕
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在平安区拉开帷幕9月26日,“相约古驿平...
2019-07-16 | 民生舆情
-
-
堆龙德庆区卫计委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体检
堆龙德庆区卫计委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体检本消息 为进一步...
2019-07-16 | 民生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