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矮小与高大
民生风情 2020-08-04 17:42 字号: 大 中 小
1
这是一九七七年秋天的一个夜晚。
竹山县最南端的深山屏峰寨周围,重峦迭嶂,峭壁相峙,树木参天,荆棘丛生,狐啼豹啸,猴鸣狼嚎,不时亦有茅草丛中的野鸡扑腾之声,还有乌鸦的怪叫声——这一切都蕴藏在冥冥夜色之中。
崎岖的山路上,一支干艾蒿火把明明灭灭,由前行的山民李光坤执掌。特矮个子郎中——本剧中主人公周荣安紧紧相随。
我们隐约看得到,这两个黑影急急地攀登,匆匆地晃动,并不时磕磕绊绊。但纵使跌下倒地,他俩爬起后依然疾行。
2
石瓦茅草参差相交的几间破房,座落在一个山坡上。柴门虚掩,掩不住衰败掩不住穷酸。这是李光坤的家。
李光坤抖掉火把的余艾,牵着随行者周荣安,上了门前石坎,领进黑洞洞的房屋。
左拐进门,是李母的房屋。柴床前的柴桌上,垫着一块石板,上面燃着松明。
李光坤爬向床头喊叫:“娘——”然后搭手扶起老人。
老人呼吸急促,对来客毫无反应。
周荣安:“老人家病成这样子哒,啷格不早治嘛?”
李光坤:“唉,大批促大干,肚子无啥填,也没有钱见面,活得很艰难哒!”
周荣安连忙掏出银针,同时扎了老妇人几个穴位。效果明显:老人喉咙里咕噜几下,睁开了眼睛:“麻烦……郎中先生……”
周荣安连忙应道:“我是周荣安。老人家您还是麻利躺哒——”说着,就着松明开了处方。对李光坤说:“无论如何,明天一绝早要拣药吃,你老娘的病,拖不得哒。”
李光坤:“明天打打飞火主意弄药吃。周先生,见笑,分了十天的包谷吃完哒,这更深夜半的,没得么哩给郎中先生吃,我给你烧口开水喝——”
“算哒算哒,我就走的。老人家今晚不要紧了。”周荣安取回针,说,“明日个再来,今晚上还有一家等到在。”
李光坤:“嗨,真他妈的不好意思,款待不起郎中先生,朗格像人嘛?!”
周荣安:“不要这样讲,情况都清楚。我走起来哒。”
李光坤:“我送你一程——”欲出门相送。
周荣安:“快转去招护老娘。”
李荣坤门后操起一个竹扫把,就着松明点燃,交给周荣安:“周先生好走。”
山路上,扫帚火把飘飘燃。忽一阵山风吹来,火把熄了。周荣安抖抖火把,未能复燃。向前走几步,不幸失足,从岩坎上跌下,轱辘辘翻滚…….
黑黝黝的山坡上映出剧名:深山土郎中,编剧:心鸣,以及出品人导演、工作人员名表。
4
冬季。
一辆列车急急拉开鄂西北山区的夜幕,挟着温暖,从华灯璀灿的十堰车站,唱着欢歌出发,把一股巨大的暖流,赠给冬季里入梦的山岭、小村。
这会儿,火车长长地嘶鸣声,正欲穿进武当山隧洞。在隧道里冷啸啸风声,车轮有节奏的铿镪合鸣声中定格,推出剧中人物和扮演者表,主要人物可配肖像。
5
列车穿出隧洞。车厢里亮了,亮出红红绿绿的人物剪影。可以朦胧模糊。但有一节车厢,必须强光重彩,显出男女乘客们皮、绒、革、毛、线衣着款式的新颖,青、橙,黄、蓝、紫色彩的绚丽,以及型态、仪容各异的脸庞。’
在一排座位上,靠走道坐的,是竹山县柳林区屏峰卫生所负责人,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代表,卫生战线优秀党员周荣安。
他,身不满五尺,头上的白布帕,缠得有脸盆大,衬托着一张皮松骨耸的脸,手工缝制的黑布夹背心,束住了好几层蓝布手工褂,紧束着这副瘦弱的身子骨,一条新裤腿,绾了好几卷,露出了里边绱腰的水桶型裤脚匾。一排大牙噙着一杆尺余长的旱烟袋,那布荷包毫无羞愧地晃荡着,让一缕浓烈的土旱烟,加入了那些嘴下咬着长把短把,高档中档香烟冒出的烟雾中。
“嘻嘻……”“咝咝……”闲不住的红男绿女的嘴,虽被手捂掩,到底还是传出戏谑的笑声。有的忍俊不住,竟伸手朝周荣安指指点点,比比划划。
周荣安权当没看见,不时咧咧厚嘴唇,也付之淡淡的笑。
然而,和周荣安同座的竹山县县委宣传部长沈传斌、竹山县卫生局局长刘庆迪,却忍不住了,颇有点忿忿然。但语气平和。
沈传斌:“哎,你们不要坐到飞机上往下瞄——把他给小看了。他是出席省模范代表会的模范。”
一女郎:“他是模范?他也是模范?!”.
刘庆迪:“对。是真正的模范。”
一哥们儿:“是养猪养羊的模范吧,啊?”
刘庆迪;“不是。”‘
“那么,肯定是兴药、挖药的模范罗?”
“不对。他是湖北省卫生战线的模范。”
“那么,大概是医院饮事员?”
“不,他是医生!”
“他是医生?”
“他是医生?!”
几多不相信的声调,几多不信任的眼睛。
列车载着这节车厢旅客的疑惑,继续向前。
6
武昌南站。
晴朗朗的早晨。人流推进涌出,载着他们的大包小裹,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人流中,有两个人在特别留意地走着。那就是沈传斌和刘庆迪。横走,把周荣安夹在中间,直行,也把周荣安夹在中间。
他们三位从站前停车场,搭上出租汽车,往大东门外大道疾驰,向洪山宾馆方向驶去。
7
洪山宾馆。登记处柜台内外。门庭外,可见豪华小车成排成行。门庭内,穿着时髦的各种人(包括外国人),三三五五地出出进进。不时谈笑着什么,比划着什么。
周荣安在登记柜外,瞅住一个外国人,好奇地发愣似地瞅着人家。忘情地掏出旱烟袋,意欲叼在嘴上。
沈传斌过来傍了傍周荣安。
周荣安兴犹未尽地笑笑。满意地扭过身来。“总算看到外国人了。”
刘庆迪从登记处转身,拿着门房号票单,说:“走,住 06、 07、 08号。”
三人随着其他代表走向电梯房。
8
电梯人满门闭。
周荣安:“啷格住这么拥挤的屋嘛?”
众人作笑。
刘庆迪傍了傍周荣安,示意莫朝下讲。
周荣安:“都站着,啷格睡哒?”
沈传斌傍了傍周荣安,意思和刘庆迪一样。
电梯至三楼停,门开,豁然一亮。
周荣安惊喜地叫一声:“亮哒!”
人们哄笑着涌出电梯。
9
三楼走廊。红彤彤绒乎乎的地毯朝两边延伸。
皮鞋们稳健地踏着,分入各个房间。
周荣安楞在那里,似有所思。
刘庆迪:“咋又愣住不走了?”
周荣安指指地毯;“踩心痛哒。”
沈传斌找到分给的房间:“快进来。”
周荣安应着:“来哒。”从地毯的边空中跳将过去。
10
宾馆 08号房间里,红绿壁灯和鹅黄台灯柔光轻泻。
周荣安看看这,摸摸那,样样新奇,若置蓬莱仙境。看看花哨的枕巾,彩绒的毛毯,雪白的被褥,轻轻抚摸着。真不忍心睡在那洁净高级的东西上面。但终于还是想尝试尝试,轻轻地摊开被褥,轻轻地躺了进去,脸面漾出舒心惬意自满自足的微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11
闪回。
(上个世纪六十代初)的夏季。堵河岸畔古老的官渡镇。街面于河西依河滩、傍山脚而起。石墙石瓦石板街头,旧戏楼显示着古老,很稀落的行人,意味着萧条。只有中学院内学生的叽喳声,传出了几分淡淡的热闹。
已经二十岁出头的周荣安,矮小瘦削。站在学校门口。他用葛藤系着个被窝卷子,挎在肩头,蹒珊着,同学们在为他送行。
一同学:“呃呃,周荣安老哥,你回去能够干些啥子。”
“我想,我想学郎中先生。”周荣安说。
同学们:“学郎中先生?”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嘻嘻发笑。
周荣安:“笑啥子嘛,山里山外哟,几多黄肿病人?”
同学们:“那种病你治得好?还是先治你的矮小病吧!”
周荣安:“散哒散哒:你们不要送我了,都快转身。”点着头哈着腰,那被卷子随着笨拙地扭动。
同学们:“再见!”
周荣安:“再见!”
12
堵河水由南向北滔滔奔涌着。
周荣安在河畔山路上,艰难地向上行进着。越走天越小,河越窄,山越高。
古树老藤上,忽然荡下两只猴儿,向着周荣安叽机咕咕伸手讨食。
周荣安放下被卷,拍拍腰身,示意身上没有什么。
两猴儿伸手抠进被卷,掏出了一个黑面馒头,很高兴地撕抢着跑了。
周荣安叫道:“猴子猴子,你们真不讲道理,那是给我老娘带的嘛。”急切地追上前去。
夏日薄暮中,崎岖的山路,折向屏峰沟里。
1
森林侧一个小山坡上,有几间低矮的石瓦房,斗大的窗口里,透出徽弱昏暗的灯光。这里,是周荣安的家。
周荣安走进门。急切地叫了声:“妈!”
随着周荣安的叫声,屋内走出一个身材高挑、身板硬朗、举止利落的周母。
“咦哟,是荣安回来哒。难怪我今天五更里,做了个青(亲)梦哦,那豌豆藤子青乎得很哒。”旋即又向里屋,“秀莲哪——荣安回来哒!”
里屋走出一个长得胖实丰满的村姑廖秀莲。
“荣安,你回来哒?”她显得十分亲热。
“回来哒。”他显得很冷淡。
周母轻声:“荣安,你……你对秀莲朗格还是冷淡嘛。”
周荣安:“热乎不起来。”
廖秀莲进屋端一木制脸盆出。“荣安,你擦把汗。”
“你放下哒。”周荣安并不领情。
廖秀莲又从土茶壶里倒出一杯茶。“荣安,你喝茶。”
“你放哒。”周荣安言语只冷不热。
廖秀莲并不见怪。说:“荣安,我给你做饭去。”说罢,遂又进里屋。
周母;“荣安,你不在家,秀莲帮我们砍柴、挑水、洗浆补连,样样都来得。啷格给人家冷板凳嘛。我就是等你回来,这个月半好成亲。这个样,啷格过日子嘛?”
“妈,我不成亲,我还要读书。”
“你已是二十老几的人哒,还读个么哩书啊?秀莲5岁时,就跟你定了亲的。你还想把人家耽误到几时?”
周荣安“我要去跟人家读药书,当郎中先生。”
“妈为你操碎了心哒,尺把长的毛虫,把你养这大,听娘的话,成了亲再说。”
周荣安:“那要等我今昼晚上好生想一想再说。”
14
夏景幻化为秋色。
山路上,走着周荣安母子俩。
一个山坳中,几间石瓦房,是屏峰沟名老中医郑长生先生的家。这屋子洁净,家具摆设是古老格调,正堂墙壁毛泽东、刘少奇画像下,还有医圣孙思邈的木板刻像。
郑长生在一把圈椅上翻阅药书。郑妻姜秀芝在他旁边放一小茶壶,轻轻转身进屋。
周荣安母子进门。站立良久。’
周母怯怯地叫:“郑先生——”
郑先生:“晤,他表嫂子来了?”斯斯文文地放下药书。
周母刘对周荣安:“快给郑先生磕头——”
周荣安向郑长生欲跪。
郑长生拦住:“慢来,你先向医祖磕头。”
周荣安扭向中堂孙思邈木刻像,跪下三叩首,就地扭向郑长生,磕了三个响头。
郑长生:“这娃儿倒也蛮老诚的。起来起来。”拉着周荣安的手看了看,“只怕‘开销’不大。”
周母:“全靠您老指点哒。”对周荣安,“你可要听舅爷爷的教导。郑先生,今天我把荣安就算交给你了,你要多费心啰,我赶不起情分,念你的情分啊。我走哒。”出门上路。
周荣安追出:“妈,你放心放心。我一定在这里好生读药书。”
周荣安转回,对郑长生;“先生,今天先读么子书?”
郑长生:“先读《药性赋》,再读《李频湖脉诀》、《汤头》、《全匮要略》、《八十一难经》……”
郑妻姜秀芝自里屋出:“这经那经,缸里没有水哒,用啥子做饭嘛?”
周荣安:“师娘舅奶奶,这你就不要着急,我下河去挑嘛。”进屋挑水桶出。
姜秀芝;“弟兄三个一般高,莫把水桶板坏哒。”
15
季节、景物迭次转换。镜头也随情境变换、闪回。
周荣安在山上砍柴,怀里揣着药书;
山坡上放羊,手里拿着药书;
劈柴,旁边放着药书;
郑长生家山墙头的磨坊,周荣安腹挺磨杠,双手捧着药书,慢慢转慢慢读:《频湖脉学》第一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姜秀芝走来:“安娃子,你还在惊哒?还要等包谷面下锅。”
周荣安:“那我就快些推嘛。”加快腿脚转悠起石磨。
16
早晨。郑长生在堂屋里抽长杆子旱烟袋,蓝烟袅袅飘出门外。
山民王定斌急急赶来,一头钻进堂屋里。
王定斌:“郑先生——”
郑长生包了一口烟,吐出,向地上叽溜一口:“来哒?”
王定斌:“郑先生,想麻烦您走一脚,我媳妇子……”
郑长生:“催工不催食嘛,我还没吃早饭。”
王定斌:“我媳妇子胃痛得厉害,请你啷儿上去吃早饭。”
17
山路上,王定斌小心翼翼地扶着郑长生上坎下坡。
山溪里,王定斌背郑长生涉水
共 12576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周荣安只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乡村郎中,却把病人的安危看得比泰山还重,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的不仅是高超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剧本从周荣安拜郑郎中学医开始,讲述了周荣安平凡而又传奇的学医行医历程。周荣安在山上砍柴,怀里揣着药书;山坡上放羊,手里拿着药书;劈柴,旁边放着药书;在郑长生家山墙头的磨坊,周荣安腹挺磨杠,双手捧着药书,慢慢转慢慢读:《频湖脉学》第一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在卫校学习期间,他用银花败毒散,治好了瘫痪了三个月的患者的腿病;在卫生所行医期间,他用皂角葛根水,给娃儿推推擦擦,再用肥皂水一灌,治好了一个频临死亡的蛔虫梗阻的患儿;为了使患者方便就医,他用上级发给的资金,买了一辆板车,方便患者家属运送患者来卫生所就医;在与母亲团年的饭桌上,他又紧急出诊,救活了仇人的妻子。剧本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地域特色的台词,以及富有质感的画面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乡村医生周荣安的艺术形象,倾情推荐与读者共赏。【:湖北武戈】【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11:25: 7 人的伟大与渺小,不是从体形上区分的,而是从人的品质上凸显的。欣赏剧本,问候三宽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楼文友: 20:42:21 谢谢劳神分析点评,问候夏安!
新生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莆田白癜风去哪治疗山东锈石厂家-
-
逍遥孙兴慜热刺欧冠胜负手德媒场球多特杀手
孙兴慜=热刺欧冠胜负手!德媒:场球 多特杀手孙兴慜获盛赞...
2020-09-17 | 民生风情
-
-
[p]巴拉圭队主帅拉蒙-迪亚兹也公布了参赛的30人名单
2015智利美洲杯巴拉圭国家队阵容 最新30人大名单(图)巴拉圭队...
2020-07-07 | 民生风情
-
-
海南楼市去库存压力加大
海南楼市去库存压力加大受国家房地产政策利好的影响,海南...
2020-07-06 | 民生风情
-
-
断助板詹姆斯看了美滋滋全队第只拿底薪搭配
断助板詹姆斯看了美滋滋!全队第只拿底薪格林今天表现很亮...
2020-06-06 | 民生风情
-
-
中国式的离婚孙洋师徒再起波澜搭配
中国式的离婚 孙洋师徒再起波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
2020-06-01 | 民生风情
-
-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搭配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自贸区和我们...
2020-05-31 | 民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