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风情

是那些围绕在我们周围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吧

民生风情  2021-11-04 08:09 字号: 大 中 小

评任晓雯短篇小说集《阳台上》

任晓雯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是那些围绕在我们周围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普通人。她所叙述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不幸与苦难,弱小与平凡,灰暗与光芒。任晓雯在写作中,努力消淡自己的写作者身份,温柔地走入生活的内部,倾听平凡人的呼吸与心跳。她不是在写平常百姓,也非为平常百姓写作,而是竭力作为平常百姓在写作。她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那些细微的心音情动,真诚地抚摸生活的质感和人性的纹理。她的小说,如实地显影生活的某一个断面,紧紧地贴着当下生活中的人们。可以说,她放弃在纸上的想像,而在现实中找寻和体察比想像还饱满的生活。

《阳台上》当是最具代表性的。这其实是一个有关拆迁的故事。拆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而我们对于拆迁的话题,说是一个个故事,其实是一个个事故。任晓雯则绕过拆迁的故事与事故,走进家庭、走近人物,以自己的书写照亮那些幽深与阴暗。因为拆迁,张英雄的父亲去世,他与母亲寄人篱下。在对付张英雄家的拆迁,陆志强是强势而狡猾的,但在自己的生活中,他其实与张英雄一样,是虚弱的,渺小的。张英雄因为陆志强无赖兼强盗式的拆迁而来的仇恨是可以理解的,随之而来的苦难在刺激仇恨旺盛地生长,也在情理之中。然后,一心要报仇的张英雄在某一刻内心的柔软被触摸,一束阳光照射进他的柔软之地,仇恨像水蒸汽一样蒸发了。他与陆志强和解了,也与生活握手言和。其实,我们感兴趣的不是张英雄的仇恨是如何化解的,看重的是任晓雯的创作心理与社会心理形成了难得的同构。她以自己的细腻与敏感、诚意与用心,不预设道德判断,让写作与生活平和相处,让人物按着自己的想法自然生活。作为写作者,任晓雯尽可能地不打扰作品中的人物,当他们遭遇苦难,奔跑在或激愤或仇恨的大路上时,任晓雯处变不惊,显得了极强的节制力,展现了她对生活对人物的极度尊重。

任晓雯的小说关注当下的日常生活,但其中的人物常常是陷入困境,并与死亡有着种种联系。比如《飞毯》中的父亲薛大伟患肝病而逝,弱智的妹妹薛文瑛被友奸污怀孕跳楼自尽,贩毒的薛文锋被子弹击中而死。《我是鱼》中的艾娃的爸爸出海遇难,妈妈患病而逝。《乐鹏程二三事》中的乐鹏程的父母遭遇车祸双双毙命,乐鹏程的外婆被脱落的相框砸死。《阳间》中的小男孩患怪病而逝,母亲上吊自尽。《我爱莎莎》中的智障孩子,用铁皮骑士杀死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张小艾。死亡,是某个个体生命的终结,又会使其亲人坠入人生的低谷,失去物质的支撑和亲情的呵护。任晓雯并非是痴迷于死亡的惨烈与不幸,偏好人生的苦难与不幸,而是将人性在绝境的情势之下晾晒。许多时候,我们以为任晓雯是以想象的方式叙写荒诞,其实这样的荒诞本就在生活之中。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在生活中与这样的荒诞相遇时,我们并不会发现有什么异样,更不会认为是荒诞。同样的人物或故事,我们阅读时觉得是荒诞,在生活中与其迎面相见,却视而不见。我们这样的心境和行为,才是真正的荒诞。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处于底层生活的人,病痛、意外伤害和死亡,其实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我们可以漠然,可以遮蔽,可以顾左右而言他,但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任晓雯只不过是如实而真诚地表达了生活的真实。从这一意义上说,任晓雯是勇敢的,是诚实的,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更适合儿童业态的发展以及商家活动的开展。 阅读任晓雯的小说,可以让我们从浮华中抽身回到生活本身,仔细打量我们周围的人以及我们自己。拂去当下生活的尘埃,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忽视或淡漠的,真诚地体味人性的生动与多向,任晓雯的这一坚守当下生活的创作理想,给予我们阅读的快意与生活的思考。

阅读任晓雯的小说,我们的心被撕裂,发出一阵阵呻吟,然而同时又有一丝丝的温暖在血脉中悄然流动。这是文学的魅力,更是任晓雯叙述的力量。

福州妇科医院哪家医院好
高血压会导致中风吗
海口子宫内膜炎治疗费用多少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