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杂谈

香港买壳冲动中粮万科招商等房企排队赴港上

民生杂谈  2020-08-12 03:38 字号: 大 中 小

香港买壳冲动 中粮、万科、招商等房企排队赴港上市

这是最新一例国内企业赴港买壳曲线上市。

前不久,中粮(专题阅读)集团旗下的中粮香港计划以3.622亿港元总价,收购香港上市企业侨福企业73.5%股本。

获中粮入主并全购的侨福企业,由台湾着名实业家黄周旋家族创办,港岛大潭赫赫有名的阳明山庄正是由其所开发,目前公司地产项目主要位于香港、上海和南京。

中粮香港表示,除了现在的物业及投资业务外,将研究是否适宜进行任何资产或业务收购。另外,收购完成后,中粮香港将维持侨福的上市地位。

市场猜测,通过此番收购,中粮集团或将旗下在香港、内地的物业项目逐步注入中粮香港,从而曲线完成地产业务在香港的上市。

这一猜测并不无依据。从2009年开始,中粮一直有将旗下地产业务整合上市的想法。按照中粮集团的设想,整合将分三步走:人事整合、资产整合、上市。

为此,中粮集团还成立了事业部。此前宁高宁曾透露,希望通过事业部进行地产业务的融合,再通过股权的整合来完成上市。按照宁高宁的设想,该计划应在2011年年底实现。

如今,选择买壳上市,对中粮旗下地产业务的整合无疑有了极大的推动。

香港壳

为了旗下地产业务的拓展而买壳赴港上市的,又何止中粮。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地、招商、万科(专题阅读)均纷纷先后作出收购香港上市企业股权的举动。当然,三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去年年中,金地率先启动赴港买壳上市融资的计划,拟收购华人置业旗下至祥置业,实现第二上市。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交易顺利完成之时,金地却遭遇失败。至此,金地放弃了赴港上市融资的想法。

我们暂时没有香港上市融资的计划。 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明确回应。

金地赴港买壳遇挫,令借壳融资之路蒙上一层阴影。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它国内房企意欲赴港借壳融资的决心。

今年五月初,招商地产正式发布了关于境外子公司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公告,企图通过入主H股东力实业,实现借壳上市的愿望。

不过,至今仍未看到招商透露相关是次买壳的进展。

在这批纷纷奔赴香港买壳的企业当中,万科应是最为顺利并成功的例子。

5月14日,万科对外公布,计划通过以10.79亿港元收购港股南联地产73.91%的股份,从而实现香港上市。

两个月后,万科当即宣布,公司已完成对南联地产79.26%股权收购,持有重组后的南联地产约2.058亿股股份。

不难想象,就连万科、中粮也选择买壳上市,相信接下来或将陆续会有更多的企业,不断采取这一路径拓展资本市场。

对于他们而言,此时或是一个不错的 买壳 时机。目前香港股市较为低迷,股值较低,因此 壳 资源也变得很便宜。

据相关分析人士透露,壳的价格随大小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都是在5亿港元以下。对比单个项目的发展资金,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促使内房企热衷于在香港买壳,不在于现时是买壳时机,也不在于壳是否便宜,深层原因在于内地房企在内地上市融资暂时没路可走。

眼下在国内融资已经愈发艰难,即使选择成本较高的信托、基金,也难解庞大的资金缺口。

如何解决资金之渴,这是摆在内房企面前的一道坎。这一近忧,无关企业大小。

融资难

就在万科宣布入主南联地产之后,瑞信曾发布报告并表示,近日多只内房股相继开拓海外市场,反映业内认为内地楼市光辉不再,将继续看淡内地房地产行业。

瑞信指出,在深圳挂牌的龙头企业万科也拟入主南联地产,变相借壳上市;早前碧桂园亦宣布进军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同样在深圳上市的招商地产借壳东力集团,这些动作均显示了个别发展商认为,内房长远发展前景变得暗淡。

另外,还反映了即使中央近期已放松信贷,但内房股要取得融资仍然面临困难。

事实上,近两年来,因调控的层层深入,房地产市场风险逐步增加,内房企的融资环境也进一步恶化。

崇左白癜风专业医院
雅安白癜风医院收费高吗
类风湿手指变形怎么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