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评论

行业国字号机器人渐成规模之势

民生评论  2020-08-21 23:22 字号: 大 中 小

走进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第五焊装车间,偌大的生产线上看不到一个焊接工人。抓取、点焊、拼装 这里的全部焊接组装都由完成,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利索。 机器人的劳动效率大概是人工的2倍左右。 车间设备主管张金能告诉,这些机器人并不是高薪引进的 外援 ,而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它们的生产企业,是同样扎根芜湖的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国产与进口比例约为 ∶7,中高端市场上,进口机器人更是垄断了90%的市场。 埃夫特公司副总工程师肖永强博士告诉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埃夫特已建成国内首条机器人批量装配线,去年实现销售825台,销量位居国产机器人企业首位,一个产能1万台的机器人新工厂也将于今年4月底完成。 随着我们这样一批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进入市场,日本、德国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在华同类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有的降幅高达20%到 0%。

像埃夫特这样率先将 自主创新 旗帜插上工业机器人高地的,在芜湖还有固高科技、翡叶动力、欧凯罗博特、杨森工业等一批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201 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安徽率先发展机器人产业,打造以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为主体的自主化机器人产业集群。同年12月,一个规划面积 .5 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在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

在这块 国字号 试点集聚区内,自主化工业机器人 从无到有 ,渐成规模之势。注资8000万元成立的芜湖滨江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次北京赛区训练营特别邀请了多位重量级的人士作为入围选手的培训老师,承担着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招商引智、产业谋划、投融资平台等多重功能。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家云告诉,要想形成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能力,不能只是整机组装,必须形成包括政策、科技研发、投融资、应用推广、人才支撑等在内的一整套支撑体系,才能增强产业竞争力。

高端人才与优质项目一样,是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积极招揽的 香饽饽 。 我们与芜湖合作,合资组建了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市里连续 年,每年支持1000万元专项经费,建立科研投入共担、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就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来自哈工大的高云峰教授,如今是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种以 1+N 模式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公共研发平台的做法,集聚了一批工业机器人高端科研人员在芜创新创业。短短一年时间,安徽工程大学芜湖机器人应用集成技术研究院、安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哈工大蔡鹤皋院士工作站、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院士工作站等相继成立或落户。

来自安徽省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安徽省机器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值从2012年不足20亿元,到2014年达到62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增强,龙头效应凸显,芜湖埃夫特公司进入国产机器人整机企业第一梯队,四自由度以上机器人销量占国产机器人的1/ ,位居全国第一。关键技术获得突破,诞生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伺服驱动器和实现量产,打破国外垄断,成功替代欧系。

鸡骨草胶囊去哪买
早期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效果好吗
眼角除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