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历史

临时救助精准发力

民生历史  2020-01-14 05:46 字号: 大 中 小

临时救助精准发力,兜住民生底线

近年来,因病致贫已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清江浦区不断健全以低保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主导、临时救助为补充,救急难机制、临时救助摆渡机制相衔接的社会大救助体系,织紧因病致贫返贫保障,确保困难病患不掉队。

针对患者医疗费用较高、医保外医疗费用全额承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病患给予大力救助。此类人群可能家庭账面人均收入达不到领取低保的标准,但因看病支出较大,收不抵支,实际上生活比低保、五保群众更困难。清江浦区改革临时救助方案,将临时救助作为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漏和托底制度,兜住民生底线。

细化救助类型,提高救助精准性。与面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救助制度不同,临时救助制度面向全体居民,要综合考虑救助对象当前生活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支出情况,对因病、因灾、因祸、子女就学造成暂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细化救助对象,明确救助情形和事项,将临时救助对象分为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困境个人和其他困难对象,提高救助对象精准性。

科学量化测算,做到救助可持续。充分考虑申请对象的困难程度和救助需求,制定分类型、分层次、分时限的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以往单纯设置收入门槛限制为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庭人口、困难原因和困难持续时间等因素,科学量化测算方法。根据支出型困难家庭界定方法,确定家庭支出费用(家庭支出=个人承担费用-家庭资产可承担部分-家庭半年可承担能力),并根据家庭人均收入和支出确定救助月数、根据家庭人口确定人口系数和根据支出费用确定困难系数,测算救助金额(救助金额=低保标准月数人口系数困难系统人口数)。2017年全区救助困难家庭1166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123万元。

规范办理程序、实行管理动态化。对困难边缘户进行摸底调查,摸清家庭成员、工作状况、收入、文化水平等基本情况,分类登记、动态掌握该信息,建档动态管理。明确了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各个环节的主体、办理时限和相关要求。对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大额支出的临时救助家庭,依据医院出具的医疗费用评估证明,可到乡镇街道申请临时救助,给予先行救助,确保困难家庭住得起院、看得起病。

完善救助机制,发挥综合施救效力。对家庭生活持续困难的,及时纳入低保;对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

,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对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及时转介慈善组织及住房、就业、就学等救助职能部门进行帮扶,我区还专门建立了清江浦区救急难信息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新的救助渠道,平台建立至今共交办近30起救助事件。早发现、早救助,快速反应、综合施救,发挥社会救助合力,更好的为困难老百姓服务,为精准扶贫目标保驾护航。(清江浦区民政局)

老人心肌梗死患者用通心络有作用吗
云香精价格多少钱一瓶
千金益母颗粒价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