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

民生呼声  2020-01-19 03:59 字号: 大 中 小

削减“奇葩证明”不能忽视总存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下大力气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左右,有的省份达到70%

,全国减少各类循环证明、奇葩证明800余项。

近几年,行政审批改革涉入深水,民众呼声日渐高涨,令奇葩证明成为过街老鼠,人人恨不得见而诛之。单位录取新人,要求到社区开人品证明;到医院做人流手术,需要证明自愿的;到银行换残币,需开具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如此种种,既滑稽好笑,更是无事找事,给当事人带来诸多麻烦,成为无形的门槛和障碍。

奇葩证明满天飞,原因至少有二:一是相关单位胆子小,认为证明材料越多,就越来说明问题,避免自己工作中出现问题,变相将转嫁他人;二是信息孤岛造成了尴尬,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畅通,本应由部门之间进行沟通的事项,却转变为依靠办事群众开证明来实现,属于事务性的转嫁。不管怎样,都让办事群众苦不堪言,抱怨不断。

为了回应群众关切,各级政府减政放权的力度持续加大,奇葩证明首当其冲,被削减800余项。尤其是以浙江为首的地方,推出了一次性办结的政务服务目标,并且实现近一半的事项能当场办结。以前,需要群众来回跑的,现实只需坐等信息跑路;以前办一个手续有近13%的人跑了10趟以上,如今多数能在3趟以内办好。可以看得出,削减奇葩证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值得点赞。

但不容忽视的是,靠单纯削减奇葩证明并不能一劳永逸。关键要打破一些部门的衙门心态,转变办事作风,回归为民、便民的办事初衷。否则,即使消灭了一个证明,又可能冒出另一个证明来,甚至可能演变为隐形壁垒,让群众办事仍然不方便、不快捷。

同时也应注意,简政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进一步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建立信息沟通的直通车,让信息能在部门之间畅通无阻,即减少了群众跑路,又能保证办理的质量,同样能将不符合规定事项办理拒之门外。奇葩证明虽然减少了许多,但还剩下多少不能是个未知数,更不能就此打住,任少数事项兴风作乱,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乘胜追击,彻底让奇葩证明退出历史舞台。

¥ 打赏支持

秦皇岛中医白癜风医院
张家口牛皮癣医院咋样
浙江治疗妇科费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