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铁腕治霾保卫蓝天我省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民生呼声  2020-07-03 00:17 字号: 大 中 小

铁腕治霾 保卫蓝天——我省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为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洁净的空气,今年以来,我省把铁腕治霾作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全省及关中地区空气质量均分别明显好于全国及京津冀地区,全省13个市区优良天数平均225.4天,同比增加5.4天;关中地区城市平均优良天数188.5天,同比增加3.4天。刚刚过去的11月,西安市的优良天数达到了12天,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同时,重度污染以上天数是1天,同比下降91%。  多措并举全力攻坚  雾霾构成中,大约10%是自然排放,其他近90%来自人类活动。城市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辆、工矿企业的污染排放、冬季取暖排放等等,都是构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为此,我省不断探索雾霾治理的新路径,强力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举措。  减煤。一是燃煤锅炉拆改,关中地区10月共拆改燃煤锅炉1286台,全省累计完成9921台,占拆改任务的99%。二是散煤削减,各市区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电能替代和“煤改气”工程,特别是宝鸡市农村地区“五改”工作和铜川市人民政府对困难群众冬季使用清洁能源取暖进行补贴的效果明显,截至9月底,共削减散煤563万吨。  控车。截至目前,全省淘汰黄标车3万余辆,基本完成全年任务。各市均划定禁行范围,积极采取分流、限行、禁行等交通管理措施,强化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排放污染源管控。西安市13个区县、开发区完成了泔水车队组建任务。  抑尘。省住建厅制定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市级单位考核办法。西安、咸阳等地对建设工地实施红黄绿牌管理,对红黄牌工地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各市抓紧安装建筑工地视频监控设施,组织人员开展巡查,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措施。截至10月底,全省组织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检查8115次,检查工程14831个,责令整改4865起,行政处罚498起,约谈企业38家。住建厅还组织全省文明工地暨施工扬尘防治现场观摩会,表彰先进单位,制定《陕西省住建厅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全方位加强施工扬尘管控。  治源。一是“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省工信厅有序推进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目前摸排“散乱污”企业4631户,今年计划清理取缔1605户,已清理取缔2599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62%。二是涉气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自动监控设施安装率分别是渭南100%、杨凌100%、西咸100%、咸阳96%、铜川80%、韩城70%、西安67%、宝鸡43%。三是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省级下达的重点减排项目已经完成64个,完成率为81%。各市下达的治理项目已完成672个,完成率99%。四是餐饮油烟治理,下达全省高校油烟治理项目297个,已完成297个,完成率100%。全部油烟治理项目26375个,已完成26485个,完成率103%。五是汽修行业(含4S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省交通厅对各地汽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情况开展随机抽查,深入查找问题,督促治理达标。全省下达3614个治理项目,已完成3569个,完成率99%。六是夜市烧烤管控,各市区进一步加强管控,划定重点经营区域,加强联合集中整治。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取缔违规夜市烧烤、流动摊点,更换环保炉具和加装净化设备,对城区夜市和晚市烧烤摊点进行改造,建设烧烤集中经营区域。  禁燃。疏堵结合,开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示范推广,严格控制生物质燃烧。“秋冬”期间,西安市下发《2017年秋季秸秆禁烧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分3阶段全面开展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咸阳市全面开展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市、县两级召开禁烧工作推进会,印发禁烧《通告》2500余份,实行禁烧制,全域全时段监控。  增绿。全省造林绿化254万亩,湿地保护恢复42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8万亩。关中水系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周边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统一标准联防联控  关中是一个盆地,各个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大气污染发生的同步性非常明显。为进一步推动关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今年省环保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了修订。《预案》统一了重污染天气划分标准,统一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响应启动与解除标准,统一了区域预警启动标准,统一了应急响应和减排措施基本要求。  根据重污染天气区域分布的历史数据以及城市地理位置,《预案》将我省关中地区划定为重点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控制区包括: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宝鸡市、咸阳市(含杨凌示范区)、铜川市、渭南市(含韩城市)。  《预案》要求,在重污染天气出现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区域作为整体,实施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措施,统一管理,联防联控,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加强区域交流合作,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均衡控制,推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快速全面改善。  《预案》按照污染范围,将预警划分为两个层次,城市(区)预警和区域预警。按照重污染天气的趋势和严重性,《预案》将预警划分为4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预案》在提出各级具体应急响应措施前,增加了应急减排措施基本要求,指出现阶段我省应急减排措施主要是针对4类大气污染物即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3类大气污染源(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提出整体的方针政策和减排比例。  精准施策决战秋冬  完成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键在秋冬季。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月15日前,实现全省10万千瓦以下机组全部达标排放,不达标机组全部停产。”  “制定高污染车辆禁行相关措施,建立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车辆禁止进入关中各市主城区制度。”  “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砖瓦窑(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石膏板、防水材料等建材行业,采暖季期间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  ……  随着《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正式落地实施。同时这也是我省首次针对秋冬季的大气污染治理出台的《方案》。  《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40条硬任务、10项硬措施,提出到2017年年底,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不超过80微克/立方米。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各市(区)确保实现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大幅下降,优良天数明显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方案》提出,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立关中地区统一应急联动机制,实施快速有效的运行模式,保障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时各市及时响应、有效应对。  《方案》提出,钢铁、焦化、化工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钢铁产能限产50%左右,以高炉生产能力计,以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焦化企业限产30%左右,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上;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产能限产5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  督察巡查史上最严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关中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推动《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落实,我省近期还出台了巡查执法、专项督察、预警预报、量化问责、宣传与信息公开5个配套方案,与《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一起,形成了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1+5”“组合拳”。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预报(即AQI指数预报)、污染等级预报、首要污染物预报。  为了做好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今年9月就开始准备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会商方案》,旨在通过全面加强国控、省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络,整合环保、气象、发改委等多部门数据,强化多层次预警预报与会商研判,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保障。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执法巡查行动作为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环保巡查,巡查时间从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这次行动不仅在省环境保护执法局设立了指挥协调机构,还由省环保厅抽调人员组成8个巡查执法组,每30日开展一轮巡查执法。巡查执法范围覆盖关中所有市、县(区),共开展4轮巡查执法。同时,开展不间断巡查,巡查执法对象以涉气企事业单位为主,巡查方式为查阅相关资料、现场随机抽查等。  《量化问责规定》主要针对全省13个市(区)及122个县级行政区(含开发区),问责对象包括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以及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量化问责的目的,就是以未按期完成整改问题数量为基数实施问责,促进问题解决,通过问责向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传导压力。  《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省市两级发布矩阵,通过宣传攻坚行动的措施和成效、公开曝光行政不作为及违法排污典型问题、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主动回应社会热点以及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攻坚行动等5项工作,提高攻坚行动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治霾的良好局面。

嘉兴白癜风医院地址
嘉兴白癜风医院在哪
嘉兴白癜风去哪治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