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d家具低碳家居是否真的很低碳

民生呼声  2020-07-15 01:42 字号: 大 中 小

行业:“低碳家居”是否真的很“低碳”

从去年冬天的哥本哈根会议,到今年春天的两会召开,再至今夏火热的上海世博会,低碳一词借助这些议题成为当下最为走红的词语,各式论坛上、电视上、报纸上充斥着低碳二字。目前,不少家居行业也都大打低碳概念,适时地推出了低碳家居、低碳建材等新技术、新产品。这在业内专家看来,无疑会对家居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以目前情况看信用付款占了主流,商家也难逃以低碳为噱头,借机进行炒作的嫌疑。专家表示,发展低碳家居业是大势所趋,只有理性的思考这种现象,拿出合理对策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低碳不低价

到家装建材市场转转,到处可以看到很多瓷砖、地板、马桶等家居设备更有甚者一些油漆、涂料产品等都冠以低碳名号。日前,在北京某家装建材市场以顾客身份向卖场专柜营业员询问低碳家居产品时,却难以得到明晰答复。在现场翻阅了产品说明书后,卖场专柜营业员对所销售的低碳家居有了一知半解,但对低碳材料如何节能却依然说不清。

从一位新婚朋友处得知,她在新房装修中,全部购买的是高于普通产品价格的低碳家居,可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并未获得节能减排的效果。节能马桶不节水,低碳灶具没少油烟,这些低碳家居用起来也没感觉有多实用,但是价格却高出普通产品的四分之一。以后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低碳时尚而冲动了。上述新婚的朋友抱怨道。在多家建材市场发现,很多冠以低碳名号的产品价格要远远高于同类的非低碳产品。由于目前低碳产品尚无统一的标准,所以低碳成了眼下不少厂家与卖场促销、提价的新手段。山东某报的家居向说道:低碳标准未定,低碳产品已然先行,这不得不说是低碳家居的一种尴尬。

难逃炒作嫌疑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出现新一轮的低碳环保产品热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就像过去被商家力推的E0级板,这种板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国家标准都还没有看,怎么就有那么多人生产出来了呢?当前不少家居厂家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

该人士表示:终端做到节能环保的产品未必是低碳产品,真正的低碳产品是指在原材料采集、生产环节、运输过程以及全寿命周期中均能做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才能称得上低碳。有些在生产过程中做不到节能减排并对环境有害的,即使产品做到低碳,也不能被称为低碳产品。很多商家之所以急于给产品穿上低碳的时装,是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产品的身价,获得更大利益。上述家居向透露。比如壁纸如果以石油提炼的PVC为原料,生产过程本身能耗非常高,而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可循环壁纸则相对低碳,但这种低碳壁纸的价格却比PVC的价格一般高出三分之一。再如一些由旧地板改造的实木地板可以减少因砍伐原木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但这种通过回收再加工的实木地板再次销售时,不仅不按二手价售出,反而会比一般的地板价格高。

商家倡导低碳并且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低碳发展理念,这本是无可厚非的,而现实却是很多商家只是打着节能的旗号,给产品披上了低碳的外衣,以此来抬高身价,谋取暴利,最后伤害的还是消费者和整个家居行业。

思考突围之路

虽然家居业的环保低碳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盛行多年江铃福特在新车型、新市场领域的后续行动值得期待。,但对于中国家居行业来说,仍然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业内专家表示,每一个初生的产品,总会面临标准缺失、监管无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环保低碳产品也不例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很多产品所号称的低碳指标往往只是空谈,而即使有了相应的标准,例如国家强制节水节能标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很多所谓的节水节能多少多少,就成了商家用来糊弄消费者的口号由此带来的种种现象导致整个低碳家居很难突破现有的尴尬局面。

中国品牌策划联盟副会长、家具委员会主任曹洪福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低碳家居要想突破目前的尴尬局面,要从选材、观念等各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环保,从原材料选用、加工技术改良、生产体系管理等环节做到实处,家具业才进入了低碳生活的门槛;其次做到节约能源,家具产业的第一材料就是木材,只有从产品款式开发、工艺改进、流程管理等连贯化解进行有效控制和节约,才能为低碳生活的目标添砖加瓦;最后要做到创新。

曹洪福认为,创新对发展低碳家居非常关键。针对原材创新,企业可以尝试一些实木与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纤维等多种材料的融合,以降低实木材料的采伐周期,扩大绿化面积。工艺创新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加工效率、人均产值等,以此减少生产周期、节约能源损耗。管理创新层面,企业要提升企业文化,增强工人自主性,提升产品文化,增强产品价值感,提升渠道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以此提升产品接触人群的愉悦感,扩大品牌的社会价值,以此达成循环低碳的生活目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