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呼声

湘潭连续三年综治民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

民生呼声  2021-12-18 05:59 字号: 大 中 小

湘潭连续三年综治民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民意为先推动平安建设

在湘潭城区的各个主要交通路口,都有特警、武警和民警开展24小时不间断执勤

民意为先推动平安建设

解读湘潭连续三年综治民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成因

湘潭12月1日讯(湘潭 陈钢)三年前,湘潭在全省市州的综治民调排名一直比较靠后,这与湘潭在全省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地位极不相符。

从2012年开始,湘潭把群众评价作为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推动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提高。

扎实的工作,最终换来了群众的口碑。连续三年,湘潭的综治民调工作都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加强群众工作,增强平安建设针对性

并间接服务燕郊地区居民出行。 群众的呼声怎么了解?群众的困难怎么解决?近年来,湘潭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并推行市直单位对口联系乡镇(街道)制度,强化了政法机关联系群众的措施,切实解决群众问题,增强了平安建设针对性。

今年4月4日下午,雨湖区羊牯塘街道负责人了解到湘大商学院一贫困女生突患红斑狼疮病,于是倡议辖区内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团员等参加募捐活动,并于4月9日上午前往长沙看望,将爱心捐款1.4万余元送到住院同学的家人手中。

这是湘潭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群众工作主阵地作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一个小故事。

近年来,各县(市)区利用乡镇(街道)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的特点和优势,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筹协调干部进村(社区)包点工作,实施格化管理,做到到人、入户走访率100%,每个村(社区)至少安排1名干部走访联系群众,在田间地头、街谈巷议中听取群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现状的评价,掌握群众反映普遍的社会治安问题,听取群众对平安建设和乡(街)、村(居)干部工作作风的意见和建议,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群众问题。

同时,我市将76个市直单位对口联系82个乡镇(街道),实行市直单位与乡镇(街道)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捆绑考核、共同追责,督促市直机关干部与乡镇(街道)干部一道走进基层群众,围绕群众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小孩上学是否安全、生活方不方便等问题,了解群众真实感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意见和建议,利用多方面资源,积极协调解决。

在全市的政法机关,开展了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主题活动,落实领导联点、单位包点、干警驻点等6项制度。同时,全市推行干警联村制度,每个村、社区至少落实1名对口联系干警,实现政法系统联系群众络全覆盖。

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平安建设实效性

去年6月24日、25日,湘潭城区连续发生4起飞车抢金案,4名男青年总价值10万元的金项链在闹市被人抢走。26日,两名作案的广西陆川籍男子正准备逃离之际,预先设伏的岳塘民警从天而降。一名嫌疑人发出感慨,早听说湘潭是犯罪的高风险区,果真如此!

近年来

,针对民调中群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和违法犯罪现象评价打分情况,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盗窃抢劫犯罪、吸毒贩毒、聚众***和地下六合彩以及***嫖娼等违反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有力整肃了社会治安,提高了群众安全感。

今年,湘潭全面实施矛盾纠纷村为主模式,以村为阵地、以村组干部为主体,在联点驻村干部指导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95%村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村为主模式,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80%的村达到平安村创建标准。

针对医患领域和道路交通事故领域矛盾纠纷多,由此引发信访现象增多的现状,我市积极创新医疗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专业化调解。去年上半年,在县(市)区成立医疗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中心,组建交通巡回法庭。两中心启用以来,共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2128起,由上述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下降62%。

今年,我市从3月开始全面开展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进社区(村)活动,1179名工作人员进驻276个工作室,重点开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排查调处等群众工作。先后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提供法律咨询785次,举办法治宣传讲座423场次,受理群众求助1243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175件。

相关链接

驻马店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珠海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血压高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