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法规

從814降至275的減貧大考上思縣實現整

民生法规  2019-12-04 17:06 字号: 大 中 小

从8.14%降至2.75%的减贫“大考”——上思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扫描

立夏刚过,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百驮屯的背后,漫山遍野的柳心红香橙树长势喜人,枝头上挂满了青青的果实,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站在排柳村红香橙产业基地的最高点,村干部陆飞豹指着万绿丛中的一幢两层楼房说:“那就是百驮屯村民磨宝玉的家他两年前靠种红香橙实现了脱贫致富,还盖起了‘水果楼’”

2014年,当时还是贫困户的磨宝玉种下了10亩柳心红香橙在精准脱贫的政策支持下,磨宝玉获得了5万元小额信贷,又种了30亩柳心红香橙,并从上思县举办的免费技术培训班上学到了专业种植知识2016年,磨宝玉早期种下的10亩果树中有500棵挂果,收入近3万元这笔收入加上危房改造补助的4.5万元,磨宝玉建起了两层的“水果楼”,一家四口告别了挤在一间小木屋的历史

上思县是我市唯一的区定贫困县2015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时,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2个,建档立卡人口6681户27774人,其中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76户1647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仍在8.14%如何赶好这场“大考”,如何形成精准脱贫的“上思经验”对于上思县来说,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

两年来,上思县聚焦打造“脱贫攻坚先行区”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绣花功夫环环相扣,精准文章有血有肉两年来共统筹整合各类资金8.56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包括推进281条通屯硬化道路建成投入使用,283处农村饮水工程得到巩固提升,2.5万名学生获得教育帮扶,3844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2016年,上思县减贫1261户5386人,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7年,上思县减贫1407户5962人,1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75%在今年4月27日召开的全区2018年脱贫攻坚推进大会暨业务培训会上,自治区正式向上思县授予脱贫认定牌匾,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阶段性胜利

“模式”+“制”

同频共振实现帮扶全覆盖

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和科学的帮扶体系,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保障两年来,上思县强化顶层设计,把帮扶越织越密,创新帮扶模式,以“两种模式”和“两种制”织密结对帮扶,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同频共振实现了干部帮扶全覆盖

在县级,坚持实行“2+5”模式:“2”指书记和县长亲自抓,“5”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的5名处级领导各负其责具体抓同时,全面落实精准脱贫结对帮扶制

在包村上,实行“432”制,即: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包4个村,县委常委包3个村,其他处级领导包2个村,保证每个村都有一名处级领导联系帮扶此外,落实1个以上县直(驻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帮扶单位

在包户上,实行“55543”制,即:县处级领导、县直单位班子领导、乡镇班子领导每人结对帮扶5名贫困户,其他副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4名贫困户,一般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3名贫困户全县共安排21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现了干部帮扶全覆盖

在乡镇,实行“3+5”模式,即:乡(镇)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3名领导亲自抓,并专门成立综合协调、产业增收、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5个专责小组,实现县、乡(镇)专责小组上下联动通过这样的力量摆布,构建完整的脱贫支撑体系,凝聚起全县脱贫攻坚合力

“5+2”“3+1”

产业支点撬断穷根

磨宝玉种下的30亩柳心红香橙,只是排柳村红香橙产业基地的一小部分

据那琴乡党委书记李洁玲介绍

,目前,红香橙产业基地种植面积约1800亩,而排柳村全村的种植面积已超过3600亩,2017年挂果产量超过120万公斤,产值超过600万元,实现户均收入达到1.8万元百驮屯共31户村民,其中红香橙种植户数就有29户

“育主体、建基地、树品牌,打造无公害农产品”,这是排柳村的产业发展思路建立红香橙种植基地后,排柳村组织成立了上思县柳心红群发专业合作社和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村民合作社,搭建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党群致富联合体平台,加强育种、种植、管理、销售等服务环节,培育村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村级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采购、技术、管理、销售相统一,推动产业扶贫

除了发展柳心红香橙产业,排柳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甘蔗、林木、水稻、香鸭、林下养鸡、肉牛等产业2015年,排柳村贫困发生率16.45%,2017年降至1.15%,实现了整村脱贫

产业是造血细胞,是实现脱贫的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方能在脱贫攻坚中起到四两破千斤之效上思县副县长卢海清说,上思县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及村民合作社,发展当地名特优产品,加快形成“5+2”特色产业,即甘蔗、香糯、肉牛、生猪、肉鸡及松树、香鸭产业,每个贫困村从中选定个产业,发展形成本村的“3+1”特色产业同时,每年投入1400多万元专项资金,按照人均1000元给予未脱贫户产业扶持,按照户均1000元给予脱贫户产业扶持

目前,全县有4330户贫困户有特色产业覆盖,2734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特色产业综合覆盖贫困户率超过90%,为脱贫致富注入了持续动力

“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天地宽

据了解,上思县易地扶贫搬迁江平安置点和南屏渠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已竣工交付使用,有5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新房,搬迁入住率达100%

时隔半年,易地扶贫搬迁到县城里来的宁丰媚依旧记得当时的情景“国家的政策太好了,让我有漂亮、宽敞的房子住,解决了我们一家生活最大的困难”宁丰媚说,搬迁出来不久,上思县紧接着在易地扶贫搬迁江平安置点举办了就业安置现场会,她现场就与上思县万发劳动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在那场就业安置现场会上,还有200余名搬迁群众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300余名搬迁群众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卢海清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搬迁群众的生活、生计等一系列问题上思县不当“甩手掌柜”,而是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整合各方资源,为搬迁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5月8日下午,在广西壮传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基地的生产车间内,数10名员工熟练地包着粽子该公司负责人黄凤艳说,壮传粽子生产线已于今年4月竣工并投产,在招工培训上以易地扶贫搬迁户优先,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该生产车间已招聘并培训100多名贫困群众,每月可收入2500元以上

为保证搬迁贫困户可发展、能致富,上思县加大对劳务输出和就近择业力度,2017年以来,对1000人次进行了培训,举办3次专场就业招聘会目前,上思县已帮助500名以上搬迁贫困人口实现就业,90%搬迁户每户有1人以上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同时,上思县正在大力推进安置点的“微鸡舍”“微田园”建设,着手解决搬迁户就近就业和菜篮子问题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重整行装再出发

“要清醒认识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坚决摒弃‘摘了帽,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和‘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错误想法,始终绷紧脱贫攻坚这根弦,以赶考的勇气、攻坚的锐气、成事的底气,持续用力推进脱贫攻坚”上思县委书记黎家迎说,虽然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只能算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要保持全县脱贫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重整行装再出发,聚焦质量再发力当前,上思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在自治区授予脱贫认定牌匾后,该县随即召开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推进会,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据了解,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上思县将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注重抓好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等4个方面工作同时,聚焦反馈和存在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根据部署,上思县将深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县级“5+2”级村级“3+1”优势特色产业大发展,大力培育泛旅游产业集群通过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由“打赢”向“打好”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上思特色的高质量脱贫之路

上思县因地制宜发展各色扶贫产业图为农户正在放羊

相关附件下载:

治疗跌打扭伤药物
小孩老流鼻血怎么回事
老年人中风急救措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