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娱乐

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

民生娱乐  2020-01-19 02:02 字号: 大 中 小

龙山县全力推进平安和谐边界建设

龙山县位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辖21个乡镇(街道)、397个村(社区),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总人口60.8万人。2000年底,龙山县县级以上边界线勘定工作全面完成,共有行政区域界线5条,全长392.1公里,其中省界2条(湘渝线、鄂湘线),涉及湖北省宣恩县和来凤县,重庆市酉阳县和秀山县4个县206.1公里,地区界1条(张自线),涉及张家界市桑植1个县46公里,县界2条(永龙线、保龙线),涉及永顺县和保靖县2个县140公里,共设立界桩13个,其中三面单立界桩2个,双面单立界桩8个,单面双立界桩3个。自县级以上边界线勘定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行政区域边界线管理工作,始终把边界线管理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边界线管理法律法规,确保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一、依法治界,抓实边界线联检工作

一是建立长效联络和联检制度。成立由县民政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区划地名股长和边界地区乡镇(街道)民政干部为成员的边界线管理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共商边界线的管理办法和创建平安边界的具体措施,并同周边县约定:每年对边界线进行1次自查,每2年对各自管辖的界桩进行1次维护,每5年对边界线进行1次联检。到目前为止,对5条边界线进行了三轮联合检查。联检中,对界桩及遮档物进行了消除,并用红漆将界桩文字进行了重新描绘。对损毁和移动的界桩进行重新埋设。三轮联检效果均好,界线上的地物标志及附属物未发生变化,边界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未发现当地群众修建房屋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界线实地走向清晰可辩。

二是做到“三落实”。首先是单位落实,明确界线界桩管理的主管单位是县民政局,单位是涉边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其次是人员落实,日常界桩维护管理由所在乡镇(街道)、村(居)专人负责,做到了每一个界桩都有乡镇(街道)、管护村(居)和管护人员,乡镇(街道)由民政干部具体负责,村(居)由村(居)委会主任管护。第三是资金落实,县里将边界线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第四是措施落实,明确工作目标和,做到日常工作有人抓、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县里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居)签订了书。

三是把握“早、快、细”。本着掌握习惯线,解决争议线,确定法定线的管理思路,在工作上立足一个“早”字,行政上立足一个“快”字,落实上立足一个“细”字。联检过程中,县、乡、村三级人员共同参加,依法治界,发现新的边界线纠纷或苗头,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边界线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开拓创新,完善边界线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机构,履行职责。勘界工作结束后,该县明确原来的勘界工作机构不撤,其职能由界线勘定转变为界线管理,具体负责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日常工作,不再另行成立边界线管理机构。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该县先后出台了《龙山县民政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的通知》等4个文件,健全法规政策体系,推进依法治界,建立界线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切实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与维护的通知》,明确了边界线界桩的管理维护任务和工作职责。

三是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在实施边界管理,由政府统一领导,民政、国土、林业、农业、水利、公安、公路等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有效地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如209国道在穿越永龙边界线附近时,原来因永顺县缺岩场,永顺公路部门多管了1公里,与实际行政区域界线不一致,导致边界地区群众误解,并埋下林业纠纷隐患,后经协调,永顺县将多管的公路退回龙山管理,目前,边界地区的林业纠纷隐患得到消除。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平安边界氛围。该县每年都要下到边界沿线,对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一次宣传,要求他们自觉维护边界协议,遵守边界纪律,发现有可能破坏边界的界桩的苗头及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同时,与涉边县还在边界交通要道设立了公示牌,将边界线概况、边界线和界桩管护单位和人、共建平安边界友好公约明白标示,让边界地区人民共同自觉遵守。

三、求真务实,搞好边界线及界桩的维护

近年来,该县对界桩进行了18次维护,每次维护都对界桩上文字用红漆进行了重新刷新,对界桩周围的杂物进行了清除,对边界线进行了15次全面实地踏验,看界线、界桩、界址点、界线上的明显标志物,附属物是否发生变化,同时对界线周围的遮挡物进行清除,对边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清的地段进行详实记录,以保护界线实地位置清楚易认。此外,还对损坏的鄂湘线1号界标进行了6次修复,2号界桩进行了1次重新制作埋设,张自线1号界桩进行了2次修复,永龙线4号界桩进行了3次修复,对湘渝线1号、2号界桩进行了更换,按照新标准全部更换成花岗石界桩。

四、强化领导,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

该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稳定、平安建设工作,把创建平安边界、维护边界地区长期稳定作为“平安龙山”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规划和部署。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实行综合治理。县有关部门按省州的要求,由综治办牵头,建立了维护边界稳定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县政法委领导同志担任,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落实了制,边界地区各乡镇(街道)党委主要领导是平安边界建设第一人,分管领导是直接人,其他领导和民政办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平安边界建设的,县民政局作为平安边界创建的主要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作了全面部署。

五、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建立民族团结示范点。2001年11月3日,该县桂塘镇被省指定为“团结示范点”,使俗有“一脚踏三省”的湘鄂渝边区交界之处消除了过去时有的不团结现象。

二是成立边区民族团结促进会。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界稳定,该县主动与永顺、保靖、桑植、来凤、宣恩、秀山、酉阳等周边县进行交流,相互邀请参加活动。2002年、2005年湘鄂渝“边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先后分别在桂塘镇和里耶镇召开。

三是加强民族交流。该县与周边县从县到乡,从领导到平民百姓,都有密切往来。如来凤龙山两县在交往中形成一种惯例,新领导到位,先到邻县拜访请教,去职离任,要到邻县告别道谢。边界地区乡镇(街道)也与邻县乡镇经常开展联谊活动,边界边区群众与周边县每年通婚有300多人。

四是加大边界地区投入。该县非常注重边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连接来凤的龙凤大桥、湾塘大桥、湘鄂情大桥、通往酉阳的桂塘一大溪,通往宣恩县的三元—李家河、石牌—沙道沟,通往永顺的靛房—西歧、靛房—对山,通往保靖的坡脚—普戎公路等。同时也对邻县的建设予以大力支持,2004年,来凤县在百福司镇修垃圾滩电站,该县桂塘镇的部分地方属淹没区,县委、县政府和桂塘镇人民积极支持,主动承担移民搬迁、田土补偿和公路必修工作。

目前,该县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勘定后的边界线平安和谐,至今未发生一起边界争议和纠纷。(米斌 向川)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武汉癫痫病医院咋样
宝宝一只眼睛眼屎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