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近5年多来

民生视野  2020-01-11 18:10 字号: 大 中 小

建“形象工程”之风需严肃问责治愈

《瞭望》周刊近日在多地调研发现,近5年多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受到相当程度遏制,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不建楼堂建场馆、不顾实际造景观等值得关注的四风问题新变种。比如,一些城市热衷建设豪华场馆,某北方城市每个文体场馆都请不同的国际大师来设计;一些乡村掀起景观热,争先恐后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一个入村牌坊花费以百万元计(12月18日新浪)

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震慑下,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现象少了,但在豪华公共场馆做文章却多了起来。表面上看,是地方政府豪华病的转移,实质上却是钻中央廉洁政策的漏洞,打擦边球。无论是修什么

,还是用来干什么,只要沾染上豪华二字,就是病。据悉,地处长城沿线的华北某市,总人口不足400万,地方财政年预算收入不足100亿元,却斥资逾40亿元建设博物馆,还请来多个国际建筑公司或设计师。豪华病恶化到什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有中央禁令在上,为何地方官员还敢如此任性?显然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及违规的侥幸在作怪。动辄数千万,或上亿的工程,除了建筑老板能赚得盆满钵满,最受益的莫过于地方官员,有的能趁机捞点回扣,或是让关系户承包上工程,由此腐败一把。同时,民生利益无小事,把大把的钱用于民生项目,也有效规避了中央关于地方修建楼堂馆所的相关禁令。殊不知,这样的投机行为,造成了许多拍脑袋工程,甚至是夭折工程,留下一堆烂摊子无人埋单。

要遏制地方政府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冲动,除了在重大项目投资时征集民意、财政把关、审计监督等等,关键应加强对失责领导干部的问责处理。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正是抱着用政府的钱,建个人的政绩,即使出了事,也不用自己埋单,所以才会无法无天,顶着民怨风险也要建形象工程。当地方投资建设出现重大失误时,不仅要向主要领导问责,更应问责参与决策的分管领导、部分负责人,防止其纵容主要领导的拍脑袋行为,能够客观履职尽责,在规划形象工程面前多说不字,防止其建成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为此,对一个总人口不足400万,地方财政年预算收入不足100亿元,却斥资逾40亿元建设博物馆的行为,应该开启更强硬的问责风暴,起到倒逼作用。

¥ 打赏支持

小孩汉森四磨汤的功效
老年痴呆前期怎么治疗
如何治疗夜间咳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