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视野

方方对文字当有敬畏之心

民生视野  2020-05-12 22:35 字号: 大 中 小

2010年第6期《咬文嚼字》公布了作家方方作品中的五条文字差错。就此,方方作了一一回复,并表示“无论读者挑出什么毛病,都是应该的。人家能这么认真读我的书,说起来也是我的福气”。在她看来,“这样的批评,对自己也是一种告诫:今后的写作,要更谨慎细心,更加认真。这不仅是对读者的尊重,对文学的尊重,更是对汉字的尊重。作为作家,对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理当抱有敬畏之心。”

读者指出:“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不是红茶”。方称这是自己犯的常识性错误;方方还在小说中把“武夷山”误作“五夷山”,对读者的指正,她完全接受,并称自己“粗心”。在小说中提及作家艾芜跑马帮,方方称他“跟随马帮穿山越岭地流浪”,“时间已经过去了百年”,而艾芜“出生于1904年,到2001年还不到100年”。就这一错误,方方称自己“印象中觉得艾芜似是二十年代跑的马帮,心想也八十年了,也算得近百年了。因是记日记,也就没考虑太多,甚至艾芜何时跑的马帮,也没去查证,的确有些随意。”

除了知识性错误,方方还被读者指出用词不当。譬如,方方称“高耸的水塔一望无际”,在读者看来,“一望无际”可以形容广阔的平原、开阔的水域,却无法形容一座水塔。方方作品中还出现了“斑斑迹迹”和“遂不及防”,在读者看来,“斑斑点点”可以说,“锈迹斑斑”可以说,但“斑斑迹迹”却说不通;“猝不及防”可以说,却没有“遂不及防”的说法。

方方回复称,“一望无际”之说,指的是水塔像个巨无霸,高出了云层,它看四周一望无际(而不是人看水塔或是人站在水塔上看四周),读者有点误读;“斑斑迹迹”可能过于口语化,“我们平常常这么说”;而“遂不及防”是怎么错的,她“自己也弄不清楚”。“因‘猝不及防’是常用词,我自己也常用,按理是不会错的。所以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这篇稿子写的年头太早,当年是手写的,抄来转去,或许这个过程出了错。”

(实习:郭婧涵)

小孩脾虚怎么调理
运动损伤肌肉拉伤
巴彦淖尔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