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打造皖南竹文化特色小鎮融入北部太平湖鄉村

民生舆情  2019-12-30 04:33 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环保 日期: 14:49: 导读:改革开放40个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百姓尤其农村群众作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亲历者,自身的生活也发生了 改革开放40个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百姓尤其农村群众作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亲历者,自身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筆者所在的黃山區新華鄉也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本文對該鄉土地改革以來發生的變化作一回顧總結,對下一步實施鄉村振興提出建議

一、基本乡情和当前形势

借力农村改革,新华乡于1982年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于1995年7月,新华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乡划定农田保护区22处,面积621.9 公顷,分布6各村,并按村设立保护标志牌6块,并先后通过农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等项目,大力实施蚕桑发展,发展面积达18.1公顷

但由于蚕桑养殖技术欠缺和销售等方面的缘故,蚕桑产业渐渐没落,如何盘活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借力 退耕还林 政策东风,新华乡于2002年大力推广雷竹栽植,种植规模达45 亩,2007年,从浙江临安引进优质雷竹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全乡笋竹种植面积扩大到7225亩,多以家庭作坊进行初加工,2008年诞生首家较为标准化的加工企业 三兄弟笋业有限公司,并通过政策倾斜、资源优化、技术支撑、文化搭台等举措,重点实施 笋竹富民工程 经过16年的发展,全乡雷竹发展到1.2万亩,示范基地5个,笋竹加工企业12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产鲜笋650多万斤,年产值近5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约2500元,已经成为新华乡农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伴随着S 22全线贯通和太平湖景区开发契机,新华乡在全面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和 蓝绿 互融的思路,旨在借力北部环湖乡村旅游圈的中心区位优势,努力形成与 蓝色 (太平湖水域)旅游优势互补、 绿色 (笋竹产业)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激活各种经济要素在新华的流动,推动新华乡经济步入扩张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近年取得的成效

(一)技术支撑,推进合作采用政策扶持、培育资源方式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山坡地、荒地等,成立4家笋竹(业)专业合作社(涵盖 个乡镇),进行产业化规模经营,其中新昌笋竹基地成功争创省级竹子科技示范园积极组织区乡农业、林业技术干部组建4个雷笋指导组,对笋农进行技术指导,对雷竹林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加大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着重从优良品种、笋竹高效基地建设、笋竹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指导、突破,将 竹园子 变成 菜园子 ,实现笋农增收致富据了解,2017年度雷笋产量650多万斤,产值5000万元,笋农人均收入约2500元;让191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9.66万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对贫困户的鲜笋,联合体按照高于市场10%的价格予以补助,仅此一项让贫困户增收近万元;董家湾村 雷笋早出覆盖 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予以试点并取得成功,村集体增收约万元

(二)转型升级,做强企业2017年,全乡12家笋竹企业联合组建笋竹产业联合体,其中瑞华、三兄弟、节节高三家企业先后通过QS认证并分别完成了商标注册,制定了《联合体章程》,基本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累计投入1000万元,企业实施扩规技改,企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产品由单一笋干增加到脱水笋、水煮笋、青渍笋等多个笋产品和蔬菜、食用菌、肉制品等多种农特产品三绿宜合作社成功申报为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节节高笋业被认定为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8年,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推进笋竹企业转型升级,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推进 煤改气 工程通过对全乡12家企业实地测量、生态红线比对,5家企业关停生产,剩余7家企业累计投资技改资金600余万元,新建日处理50吨高盐废水处理设施和储量400吨的速冻库1座下一步,积极对接社会资本,争取产业引导基金,加速推进电商特色小镇和笋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入园进程

(三)拓宽渠道,做深产业链千方百计开拓鲜笋市场,通过新鲜雷笋 进超市、上餐桌 等活动将新华雷笋推向市场,目前已进驻大润发等4家超市以及同聚楼等 家餐饮龙头企业;通过与浙江客商对接,预售鲜笋40万斤引进黄山新竹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竹生物颗粒项目引进 互联+ ,笋干线上销售额达200万元,成功入驻京东商城徽宋堂旗舰店;在江浙沪闽京等1 个一线城市授权了省级总代理,若干年来线下销售总额达4000多万元,其中在九华山 皖南 00村 、上海市等地开设直营店;早出覆盖试点取得成功,鲜笋销售额达10万元全力做好 互联+笋 这篇文章,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新华乡笋竹产业O2O交易中心 ,并与资邦孵化园就电商特色小镇建设达成意向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联合体的平台效应,引进外商投资新华笋竹产业,通过外商投资和科技创新,让笋竹产业逐步向着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 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努力把 小竹笋 做成 大产业

(四)品牌创建,提升美誉近年来,该乡整合移民、林业等项目资金,先后打通5个基地回环道路,拉通21条笋竹林间道路,路长 5公里,路密度提高到2.9米/亩,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全乡四个村和三兄弟笋业入驻九华山 皖南 00村 ,其中,三兄弟笋业成功取得 绿色食品 质量认证,生产的 黄山竹笋 成功入选2016年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连续举办新华雷笋节活动,组织媒体采风、拔笋比赛、旅游团队体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 鲜笋之乡 知名度同时,聘请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博士团队,委托其编制新华乡笋竹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区政府评审并批复与汇众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推进雷笋地理标示工作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区产业引导基金与联合体进行全方位合作,以《新华乡笋竹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把竹文化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把劳动生产与休闲娱乐、旅游度假融为一体,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新华特色的乡村旅游 升级版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总量偏小全乡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强乡任重道远,旅游兴乡亟待突破, 调转促 的压力比较大

二是农副产品效益偏低主打的农副产品新华雷笋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知名度不强,市场占有率不广,农副产品现代化加工、精深加工进展缓慢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重全乡4个村在2016年需要全部完成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各村的环境面貌整治、改造和建设任务比较繁重

四是项目发展空间不够土地有效供给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项目落地难、推进缓慢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建议

总体思路:牢固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对外交通环境改善和太平湖旅游开发的战略机遇,围绕打造笋竹产业与乡村旅游业 新华样本 的发展思路,推进 一村(美丽乡村) ,提升 两业(笋竹特色产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 ),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力打造皖南竹文化特色小镇,全面融入北部太平湖乡村旅游

(一)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笋竹产业联合体作用,加大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着重从优良品种、加工技术及装备的应用、笋竹高效基地建设、笋竹质量安全控制、雷笋智能化加工等方面进行突破;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千方百计开拓鲜笋市场,争取让新华新鲜雷笋进入更多的城市普通市场的餐桌,进入各大超市或蔬菜批发市场引进 互联+ ,建成新华乡笋竹产业O2O体验中心,开辟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产销对接,形成实体店与电商同步运行的交易模式继续举办新华雷笋节,持续扩大新华雷笋对外影响力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区产业引导基金与联合体进行全方位合作,以《新华乡笋竹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把竹文化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把劳动生产与休闲娱乐、旅游度假融为一体,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新华特色的乡村旅游 升级版 加速笋竹产品深加工项目入园进程,让笋竹产业逐步向着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 输血 与 造血 并举,以 造血 为主的工作思路,创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已有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谋划争取赐田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乡覆盖精准把握 一村一策 一村一品 的发展方向,盘活村集体存量土地和存量资产,多形式、多渠道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增强村集体发展后劲

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巩固集镇建成区和新屋中心村、董家湾中心村的建设成果,健全落实长效管护机制,探索由乡村美向产业富的转变,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以 三线三边 和环太平湖为重点,积极推进2018年度10个市级自然村、7个区级重点自然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2017年度大保市级中心村、2018年度曹村盛家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力争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跨入全区先进行列统筹推进农村 三大革命 和农村环境 六治理 ,持续推进新老街道间的腹地整治,改善人居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努力走出一条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之路

(二)持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

一是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措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 河长制 、全面推行 林长制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年度植树造林任务,加强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和森林防火工作,深化实施湖保专项,持续开展太平湖渔业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着力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实现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二是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对需要整改的笋竹企业环保问题,按照限期整改到位、不达标不复产的思路推进整改督促各笋竹企业根据环评要求加快技改和扩建工作,加快建设含盐废水污染治理设施和天然气利用工程,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各企业污染治理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

心悸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杭州丽都白癜风医院医生
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