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直言不讳抱歉我就是这么直白不怕得罪人容易

民生舆情  2021-05-05 12:31 字号: 大 中 小

久而久之,我发现连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细节,并不断地自问“怎么做会更好”?这是一种推向进步的训练过程。

若上搜寻对荷兰民族特性的评价,不外乎会出现这几个形容词:粗鲁、好斗、直接、具批判性(Rude, Aggressive, Direct, Critical),荷兰人以这些特殊性格而闻名世界。

事实上,若你只是在阿姆斯特丹待上几天的观光客,非但不会感受到这些负面形容词,还可能对这个城市留下友善、亲切、笑容满面、乐于助人等正面印象。但是,当你有机会与他们频繁接触或交换意见时,大概就能体会到好斗、批判性格这些形容词究竟从何而来。

有趣的是,荷兰人大概也知道自己这种特殊的民族性,除了会自嘲是“疯狂荷兰人”之外,有时还会拿来影射某人很难搞,在我的办公室里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同事A形容同事B是“典型的荷兰人”,要大家包容他的直接跟粗鲁,同事B辗转得知后响应“我才不像荷兰人呢!A才是典型荷兰人。”让我这个外国人在旁听得哭笑不得。

你会不会因为怕得罪人或为了礼貌,而隐藏自己真正的看法?一般荷兰人大概没有这种内心的纠结。“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可以极为流畅地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仿佛不在意是否得罪别人或是在乎别人怎么想。某次在路上看到与我家同样的车款,我与旁边的荷兰友人聊起,他便直言“我觉得那个车很丑,长得像熨斗。”虽然我已经习惯荷兰人直截了当、毫无忌讳的说话方式,但难免心里还是会嘀咕:“快问我同样的问题,老实说,我真觉得你的车子形状像棺材,我已经忍很久了!”

也由于习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荷兰人对于“言外之意”总少一根筋,不懂得“装客气”这回事,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别人说“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于是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一群人吃饭,结账时总是亚洲人站出来说:“这顿我请。”荷兰人往往会回答:“真的不用平分吗?那好吧,让你请,谢谢喔!”

荷兰人也不怕对人说“不”,你很难逼迫他们做出真的不想做的事。譬如,做生意总是少不了应酬,尤其是在热爱干杯文化的亚洲国家,但对于午餐就开始喝烈酒,或是不断互敬、干杯这种方式,荷兰人仍是敬谢不敏(即使他们也知道在一些国家里这样拒绝是不礼貌的),也会老实地跟对方说:“这样喝对身体不好,谢谢招待,但我不喝了。”又譬如,在荷兰没有乌骨鸡,也几乎从来没看过鸡脚跟鸡头,因此,在他们眼中,以全鸡整只炖煮的乌骨鸡汤,就是一锅黑漆漆的诡异食物。到中国台湾出差时,好几次被热情招待时,我的荷兰同事们坚决不喝,还私底下问我:“为什么他们要一直逼我?我不觉得我吃了会身体好啊!还有臭豆腐,我认为吃了可能会生病。”相比较,东方人的极度热情在他们看来却带些许强迫性,与荷兰尊重个人自由意志的差异形成强烈对比。

你却以退为进。7.别人拿放不起 当务实又直言不讳的荷兰人,看到别人无法妥善解决的事情,总会忍不住埋怨一下,即使不是他的专业领域,仍会帮忙想好解决方法,建议你该怎么做,最后再习惯性地加上一句:“不过,还是看你自己决定啦。”一位同事多次出差,总是在某机场遇到班机延迟,抱怨说:“这个机场的管理真的很没效率,该派一组人到荷兰史基浦机场学习如何控管。”或许是因为我在工作上接触的荷兰人多半是创业家,或从事销售业务,于是此种批判程度又更为严重,每当与同事出差时,程度轻者,会在早餐时与我讨论饭店水龙头与浴缸的设计不符合需求、书桌摆设的方向是否方便使用;行为严重者,在退房时,还会好心地为接待柜台送上一张“改善清单”。

对于这种直率个性,一方面我心想“又不是职业评论员,难道就不能让脑袋关机休息一下吗?”但就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这种有如强迫症般地批判性思考,我也颇为佩服,毕竟荷兰人就是因此而能时时刻刻发掘事物的问题点,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久而久之,我发现连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细节,并不断地自问“怎么做会更好”?这是一种推向进步的训练过程。若是你遇到荷兰人高谈阔论该怎么改善这个、改善那个,请相信他们绝无恶意,真的只是无法忍住不多给一些建议罢了。

摘自《生活需要幸福感》

(:王怡婷)

自贡白癜风权威医院
南昌治疗睾丸炎医院
碧凯药业保妇康栓价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