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救助

关于南阳市城乡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

民生救助  2019-06-30 14:09 字号: 大 中 小

关于南阳市城乡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相关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一)建立核对机制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迫切需要

近些年社会救助作为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最初的农村五保、城市低保逐步发展到现在以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相互衔接的多维度社会救助体系,初步织起一张覆盖各种困难群体的保障,社会救助下一步重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将这张保障织密、打牢。

提高对象认定的准确性,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救助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大,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性就变的更加重要。公平、公正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使社会救助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救助资金流失,而且将在群众中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

(二)建立核对机制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一是提高对象认定的准确性。这种机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和机构,能够客观、准确、有效解决申请人恶意隐瞒收入财产、就业单位开具虚假证明等问题,另外核对全部采取信息化手段,减少人为干预,保证了公平、公正。

二是提升基层民政工作能力。凡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必须先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这有效发挥了“过滤器”的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效率。

三是进一步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

四是减少动态管理中的纠纷和争议。核对机制的建立使救助部门可以从相关政府部门、机构获取信息,这些数据客观、真实,救助对象容易接受。

二、依据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649号)第一章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第十一章第五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豫政〔2013〕5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工作机构、队伍和信息核对平台建设。到“十二五”末,全省要建立健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确保准确、高效、公正认定社会救助对象。

三、《核对办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根据国务院、民政部、省民政厅等文件要求,借鉴已开展信息核对工作的兄弟地市经验,我市核对机制建设采用“四个一”工作思路,即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工作机构,一个核对办法,一个比对平台。结合本地实际,起草了《南阳市城乡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止目前,协调小组已成立,机构编制人员已到位,核对平台正在进行本地化开发,预计12月份将全部建成。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部门职责和核对的内容及方式,相关部门具体职能如下: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核对工作。

(一)民政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婚姻、殡葬、社会组织登记等信息。

(二)市智慧城市办负责核对平台硬件保障及日常维护,协调做好相关比对部门与民政部门的数据对接。

(三)财政部门负责将开展核对工作所需经费及核对平台运维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共享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信息。

(五)公安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户籍人口信息和机动车辆相关信息,并对查询车辆原始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六)国土资源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共享房产拥有、交易、租赁等信息。

(七)税务(国税、地税)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个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纳税等信息。

(八)工商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经营状况等信息。

(九)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公积金缴纳和使用等信息。

(十)残联负责共享核对对象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等信息。

(十一)农业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农业补贴等信息。

(十二)农机部门负责共享核对对象农机补贴等信息。

(十三)政府金融部门负责协调银行、证券金融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核对对象金融信息共享工作。

(十四)银行业监管部门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据书面授权,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查询存款、贷款、基金购买等信息。

(十五)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核对工作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享核对对象相关信息。

一岁宝宝便秘怎么办小孩为什么不爱吃饭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

小便有异味什么症状
小孩尿少尿不尽
男人晚上夜尿多怎么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