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救助

微基站助力实现深度覆盖.鼓励

民生救助  2021-03-23 13:23 字号: 大 中 小

在2014年中国国际信息展览会,各大系统厂商和传统室内覆盖厂商纷纷展示了4G LTE深度覆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华为的第二代LampSite、上海贝尔的全覆盖解决方案、中兴的Qcell、大唐的Neosite等,这预示着国内LTE深度覆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热点。

LTE深度覆盖在这个时间点上大热,实为用户需求带动。据估计,未来将有70%的业务量、9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20%的室内覆盖未来将为带来80%的收益,而室内正是深度覆盖最主要的场景。发展之初,宏蜂窝络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度覆盖和用户的高移动性需求,但室内及其他用户密度较高的热点区域覆盖一直困扰着运营商,室内分布与直放站等手段曾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运营商在2G、时代的深度覆盖压力,但是在LTE时代,以上手段已经难以胜任。运营商需要在即将来临的LTE深度覆盖建设大潮中权衡利弊,在众多厂家的解决方案中 择优录取 ,并迎接LTE时代深度覆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

小站:为LTE而生

当中国公司大规模开拓欧美市场的时候当前国内LTE室外宏站建设 如火如荼 ,然而室外覆盖仅仅可以满足了用户有限的需求,从覆盖深度来讲,处于高频段的LTE,其穿透建筑墙体等障碍物的能力大幅降低,已经很难达到2G时代的室外宏站对室内的覆盖效果。

就容量而言,单个宏站即便可以达到理论极限也不过百兆速率,如果承载用户过多,人均值将很低,这显然不符合发展4G的初衷。因此,将小区变的更小,将基站建设的更多、更深度,是必然趋势。

从移动通信诞生以来,运营商也尝试过多种深度覆盖方式,2G、 G时代,室内分布和直放站曾经大量应用,但是在LTE时代,以上两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唐移动NEOsite产品总监王舸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如果LTE室内深度覆盖采用室内分布的方式,将需要在原有系统上新建一套系统,以发挥LTE双通道的性能,建设成本非常高。同时,传统室分器件众多、容易老化、故障点难以准确判断,也会为后期的络运维增加难度。

王舸表示,直放站的方式只是通过在室内安装设备接收宏站的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再次释放达到深度覆盖的效果,其不能胜任LTE时代深度覆盖是因为其并不能增加络容量,同时还会增加整个系统的底噪。

所以小基站、微基站等新型的基站形态应运而生,其具有体积小巧、灵活部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局部热点对信号和容量的需求。王舸表示,小基站主要应用于深度覆盖,除室内覆盖外,一些室外的局部热点的深度覆盖也可以采用小基站系统,例如:人流密集的广场、交通枢纽等场景,只不过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形态的小基站产品。小基站系统大容量、高带宽、高性能的特点,可以给用户真正的LTE高速的完美体验。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天津妇科医院哪家好
呼和浩特好男科医院
呼和浩特医院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