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舆情

行业三遼乡四顾台五顾无遗一方保障

民生舆情  2020-08-27 12:07 字号: 大 中 小

三遼乡四顾台——“五顾无遗,一方保障”

三遼乡隶属濠江广澳街道,位于广达大道与疏港大道的交汇处,地处濠江入海口。在河渡营盘山上发现的宋代威武寨石刻中,已有三寮字样,对三遼有相关的记载......

三遼乡隶属濠江广澳街道,位于广达大道与疏港大道的交汇处迈克尔·乔丹“舍近求远”到上海起诉乔丹体育的可能性并不大。   截至昨晚7时30分,地处濠江入海口。在河渡营盘山上发现的宋代威武寨石刻中,已有三寮字样,对三遼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可见三遼乡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中国才有资格争夺亚洲霸主。

对三寮名字的来源,虽没非常确凿的证据,不过目前比较被认可的便是林、何、靳三姓人家在此地搭寨定居(具体定居时间已难考究),创乡而后命名。后有人觉得宝盖头像一个巨大的帽盖在头上,可能会影响乡民发展,于是提出修改意见,遂改名三遼。广达大道旁新立起来的大门牌匾上写的就是三遼乡。不过多数地方还是保留着以前的用字习惯,像《我们濠江》中写的就是原来的寮,三寮学校也一直保持原来的用字,很多人写时也习惯用之前的寮。

在新立的大门旁,广达大道保税区物流中心对面,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刻

,便是我们要说的四顾台碑刻,乃四顾台修建之后立下的建台碑记。

四顾台,全称潮阳县三寮四顾台,取四顾海澳之意。始建于明代天启年(1621),至今已有397年历史,可惜该遗址早已在历史洪流中被冲散殆尽,只留下这碑刻,让人缅怀之余,微窥当时修建情景,以及点点历史痕迹。

濠江古称河渡溪,自古是重要的通航要道和入海口。河渡门咀山上北宋皇祐四年(1052)的一处南无观世音菩萨石刻,留下了在此守御的海阳邑长孙蕃的祈愿:孙蕃伏愿仗此良缘,舟舡出入各获安稳。可以看出河渡门作为海防基地千年前就开始了。

踏头埔在明嘉靖年间为招收、砂浦二都首屈一指的大乡。明末,成为潮阳县五个市集之一。鱼盐之利,甲于他墟。各地乡民到踏头埔赶集交易,也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了康熙时期,一度被称为千金港,货船渔舟聚集之处,多于此设埠开市。清康熙二十三年,粤海关成立,即设立达濠口,对过往商船进行抽税。嘉庆《潮阳县志》卷三城池达濠城条记:前横一河,即达濠港,港內商渔船只千艘,湾泊东西两岸。

清代达濠驻有招宁司巡检、达濠守备、招收场大使,又设海关达濠口,既是军事雄镇,又是繁盛的商埠。

从河渡溪出发的船队通往东南亚各地,促进了东南亚的发展。在当时,达濠岛泊船寄碇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即莲澳(今广澳乡东)、广澳、马耳澳(今广澳乡东海湾)、河渡门。这四个渡口可以说控制了达濠岛的命脉,因此在四顾台碑刻上写着:东顾莲澳,东南顾广澳,南顾钱澳,北望马耳澳,西应河渡门,五顾无遗,一方保障。这个四顾台的建立主要便是为了从高处督查并照应四个渡口,派兵驻扎,一旦哪里有失,能够及时出兵,给予解围,以保万年巩固。

只可惜这样美好的愿望终究还是被现实打碎。之后倭寇依然层出不穷,几百年纷争不断。及至民国时期,日本兵从东湖登陆,侵占濠岛,国破山河碎,一切也就只剩下痕迹了,很多地方连痕迹都没能够留下来。一切苦难,唯历史与濠岛民众记得。

幸运的是,濠城在苦难的岁月中撑了下来,没有毁灭于沧桑之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如同枯树逢春,开始抽芽新生,蓬勃发展。而今的三遼乡更被规划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列中,四顾台也被从原址搬到商业街入口,清理周边杂草,周边路面水泥硬底化,将会成为三遼乡一个特色景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州白癜风权威医院
德阳治疗白斑的医院
快速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感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