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救助

君山深處拜湘妃

民生救助  2020-01-08 21:19 字号: 大 中 小

君山深处拜“湘妃”

□邵飞飞

上古之时,帝尧有两女,名曰娥皇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前寻,得知舜帝已死,抱竹痛哭,最后死于洞庭湖,人们为了缅怀二妃,便在二妃墓的东北侧,修建了湘妃祠,这段悲壮英烈、气贯山河、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为炎黄子孙广为流传为拜谒娥皇女英,12月21日,部一行在宗亲刘峰会长的陪同下,来到岳阳君山岛上

湘妃祠和二妃陵坐落在800里的洞庭湖之上的君山上,湖光风景美不胜收走近前,只见两块观赏性景石置于风景区前,呈对称状其中右侧景石旁上刻的诗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在刘禹锡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下,将君山与洞庭湖的美丽风光以及地理位置做了形象的描述,惟妙惟肖,让人眼前一亮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湘妃祠前,祠正门写有“江南第一祠”五个大字,祠外墙壁上的壁画十分精细,导游介绍道,其左上为犀牛望月,右上为五羊观日,合为岳阳之意湘妃祠始建于战国晚期,是祭祀君山、湘水神的祠庙,神主传为二妃,后因屈原作品的巨大影响,二妃便与湘君、湘夫人融合,唐代以后称为湘妃祠今祠为80年代重修的牌楼式砖混结构三进单层殿宇式

进入湘妃祠,一座高大的影壁墙格外醒目,墙上书有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张之洞的祠联将君山风景与历史典故完美的结合,洋洋洒洒,收放自如,让人赞叹不已

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二进院,门楣牌匾上书“有求必应”,进入后影壁墙上的一幅《湘君 湘夫人》图,线条柔和,入木三分,左右为哼哈二将立像,其高大威武,威风凛凛,影壁墙背后为“二妃泪染斑竹”的彩绘图

从第二进院出来,我们沿着两侧的台阶来到第三进院,这里供奉着并肩而立的二妃铜像,只见两位妃子婀娜多姿,仪态方方,二妃像两侧为娥皇女英的八名侍女铜像

在湘妃祠的西南侧有一座娥皇和女英的合葬墓,从湘妃祠出来,我们便直奔二妃墓只见路之两侧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竹子上有墨迹似的斑点印,这便是斑竹,越靠近二妃墓,竹子上的斑点越深,甚是神奇

墓冢为圆形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狮、象,中竖墓碑"虞帝二妃之墓"墓冢前有一条约1.5米宽的祭道,祭道两旁石碑上刻有东汉刘向“印心石屋”文

从墓园出来,绕过茶园后的一个小湖,我们就看到又一个有关爱情故事的景点,这便是“柳毅传书”传说,有一名叫柳毅的书生,他在落第还乡的路上遇到一个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旧,境状凄惨经询问,柳毅才知此女子本是洞庭龙王的爱女,却遭夫婿的打骂侮辱,因此地与洞庭湖相去甚远,龙女便想请柳毅代为传送一封家书回乡以后,柳毅立即来到洞庭湖,按照龙女教他的方法把信交给了洞庭龙王龙王得知详情后,把龙女接回了洞庭湖几经周折,柳毅与龙女便结为夫妻,而此处的“柳毅井”便是柳毅进入龙宫之处

井后为“传书亭”,两亭相连而成,如同展开的书页,象征柳毅与龙女的爱情而井旁有一通“柳毅井 传书亭”石碑,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想到,君山岛上居然有两处爱情故事之所在,怪不得,进入景区时,在路之右侧种有大量的***与月季花,想来也是为了陪衬这两个爱情故事

告别柳毅井,我们沿着小山梁一直往前走,迎面有一四角亭,亭内悬挂有一口钟,名为“飞来钟”谈到飞来钟,刘峰会长很是激动,并深情并茂的为我们讲解了其中的原委

传说南宋杨幺起义军驻君山时,深受百姓爱戴,这口钟很有灵性,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如同现代的报警器,然而岳飞奉皇命,前来剿匪,杨幺义军随之而散

出来后,我们还在回味着远古的爱情故事,尧帝禅让于舜,是中华传统的美德,而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故事,也传颂至今,二妃不仅花容月貌,而且温和善良、品德高尚,为现代女子之楷模据诸多刘姓族谱记载,刘姓始祖为尧帝之子,而二妃作为尧帝之女,我们可尊称其为“祖姑奶奶”

福州治疗牛皮癣费用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怎么服用
人缺钙有啥症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