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救助

上海世纪出版纸质媒体书摘谁在摘摘些啥

民生救助  2020-08-04 18:56 字号: 大 中 小

上海世纪出版:纸质媒体书 摘谁在摘 摘些啥

《2011年中国纸质媒体书摘年度报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杂志发布,选择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11年全年发行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13家纸媒为样本。此项调查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次,通过样本观察分析纸媒书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调查时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调查样本:北京(《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中华读书报》、《书摘》)

上海(《解放》、《文汇报》、《新民晚报》、《晨报》、《中外书摘》)

广东(《广州》、《羊城晚报》、《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

现实趋向:纸媒黄金时代不再,受众老龄化现象严重,书摘有待专业,书摘篇幅趋向短、频、鲜。

本走向:寻求与书摘有关的各个层面的最大公约数,确保最大限度地吸纳读者;树立自己的个性,避免同质化;

进军新媒体,实现媒体融合。

调查结果: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读者阅读口味有较大差异;出版社活跃度:北京最高,上海、江苏次之,

重庆、广西、湖南、湖北再次之;作家活跃度首推周国平、严歌苓;图书定价继续上升,调查样本元素的

平均定价为35元;样本元素的书名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是:中国、经济、历史。

区域差异

京沪两地纸媒所摘图书以纪实类所占份额较大,小说很少。广东纸媒关注小说,占比例为16%,为三地该类别最高。

调查人员将北京、上海、广东(以下简称三地)样本按照媒体名称、刊登日期、栏目名称、篇幅、连载次数、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定价、字数等要素分类汇总,样本元素(被摘录图书,删去重复品种)总计1475种(包括套书),将之分类汇总,得出总榜单及三地上榜榜单。通过对三地榜单差异分析,理出三地读者阅读倾向。

从表1全部样本元素在六类图书中所占比例分析可知,纪实文学类图书最高,其次为人文社科类,两类占到总类别的七成半,是书摘的主力。意味着纸媒读者对象比较成熟,学历、阅历、年龄较高,纪实类、揭秘类、时政类在这类人群中从来都是有着广泛阅读基础的。

从表2三地样本元素在六类图书中所占比例分析可知,人文社科类北京所占比例最高,为35%,上海次之,广东最低。说明北京纸媒比较注重人文社科类书摘,该类书摘中,时政类占有一定的比重。

京沪两地纸媒所摘图书以纪实类所占份额较大,小说很少。这与两地相关纸媒阅读人群年龄层次偏大、学识较高,属于成熟人群有关。广东纸媒关注小说,占比例为16%,为三地该类别最高,这意味着广东阅读人群较为年轻。在三地励志成功、生活实用两大类图书中,广东比例最高,也说明了这个现象。

三地经营管理类所占比例不高,与这类书的内容难以选摘有关。

表3把三地纸媒所有被摘频次达4次及以上的图书全部列出后,可以看出纪实文学类图书居多,占有绝对优势,除外国名流乔治·沃克·布什、史蒂夫·乔布斯,作家刘心武、张维为、王树增、张正隆、王凡,明星倪萍、林青霞、杨澜等,还可以看到很多新人的面孔,如“虎妈”蔡美儿、抗癌斗士于娟、科学松鼠会云无心等,新面孔的出现往往与社会热点有关。

阅读倾向

北京:现实主义。上海:选择多元。广东:实用至上。

一种纸媒在一个城市发行量的多寡,往往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风尚、市场成熟度、社会阶层结构,市民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阅读倾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纸媒内容取向往往也反映了这个城市读者的阅读倾向。

北京阅读倾向:现实主义。北京是中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关注时政成为北京读者阅读取向最明显的特征。反映在纸媒书摘上,《高岗传》、《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纪实类读物以及《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等现实色彩浓厚的书摘占有绝对优势(见表4)。

上海阅读倾向:选择多元。同样,把所有被上海纸媒所摘频次达2次及以上的图书全部列出后,发现上海的这张榜单涉及范围广泛,既有《史蒂夫·乔布斯传》、《中国报人》等纪实类,又有《中国震撼》等人文社科类;既有《此味只应天上有》、《暴食江湖》等美食散文类,又有《姥姥语录》、《巴黎,很烦人》、《11元的铁道旅行》等旅行随笔类;既有《犀利问道》等名人对话类,又有《健康流言终结者》、《吃的真相2》等健康类。所摘录内容在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之间、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姿态,这种城市文化理念早已植根于市民的阅读中(见表5)。

相比北京同类榜单,除了纪实解密类图书,关注美食、关注健康、名人对话及旅游随笔这类生活化图书受到上海读者的喜爱。

小孩拉肚子能吃水果吗
小儿脾胃虚弱饮食方有哪些
来宾哪里治疗白癜风
推荐资讯